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爾中美工廠的成本賬

  • 發佈時間:2016-03-30 06:29:58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蘭卡斯特郡,紡紗是當地的傳統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當地紡織企業先後關停。現在,來自浙江蕭山的科爾集團有限公司將這個産業重新帶回這裡,計劃總投資2.18億美元建設棉紡廠,目前一期車間已投用,去年生産棉紗3萬噸。

  作為一家有著20多年曆史的紡織企業,科爾為什麼選擇在美國設廠?對此,科爾集團辦公室主任黃國剛的回答顯得很淡定:我們只是到生産成本更低的地方——美國投資辦廠,“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就紡織業而言,中國的生産成本真的已經堪比、甚至高於美國?對此,黃國剛給我們逐項對比了紡紗業在中美生産的要素成本。

  “首先,用棉成本在紡紗企業生産成本中約佔7成,而中美棉花價格有著巨大差額。”黃國剛説,以今年2月為例,國內一噸棉花的價格大約1.3萬元,而美國的棉花價格每噸不足9000元。即便加上紗線進口到國內10%的關稅和運費,折算到每噸棉花的價格也只在10500元上下。目前科爾美國公司年産用棉花3.3萬噸,僅這一項就至少節省成本數千萬元。

  其次,用電成本也在紡織企業的生産成本中佔比不小,而在美國,工業用電的價格要比國內低廉得多。“在浙江生産,用一度電的價格是0.75元,在美國一度電約0.3元。”黃國剛説,別小看這0.45元的差價,生産一噸棉紗的用電成本在國內是900元左右,而在美國因為電費便宜每噸只要450元。

  人力成本上,美國紡紗工人不具成本優勢。綜合考慮,目前科爾集團將用電、用棉量較大的氣流紡紗主要放在美國進行生産,其蕭山工廠進行的則是紡紗流程更為複雜、要求更高的環錠紡紗生産。

  那麼,我們來算一筆總賬:科爾美國工廠一年約生産棉紗3萬噸,每噸節省用電費用450元,單單這一塊就節省1350萬元;同時,生産所用棉花一噸也能節省2500元,科爾美國工廠一年消耗棉花3.3萬噸,又能節省成本8250萬元。這樣一來,即便減去1000多萬元的額外人工成本,科爾集團每年還是能省下8000多萬元。

  通過比較,不難發現,紡織企業、尤其紡紗企業在美國的生産成本的確要比在浙江低不少。和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相比,美國匯率相對穩定,各項成本增長率低,也不乏獨特的優勢。

  去年,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2個談判國在美國達成基本協議。隨之而來的是,將來其成員國的服裝生産商可能只能使用來自該貿易區內部的紗線,才能享受關稅減免。這樣一來,在美國設廠生産紗線對不少浙江紡織企業來説將更加具有吸引力。

  無獨有偶。前年,浙江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同樣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資辦廠,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再生聚酯短纖維製造工廠的中國企業。“浙江有上萬家紡織企業,目前在海外設廠的佔比並不高,但也達到了上百家之多。”省經信委輕紡辦主任陸鐵表示,其中,早些年在海外辦廠的浙江紡織企業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服裝加工企業,多選擇在越南、柬埔寨等勞動力低廉的國家;這幾年,一些對原料、能源消耗大但對人工要求較低的紡織企業開始嘗試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設廠。

  面對紡織産業比較優勢變化的新情況,浙江如何繼續發展紡織産業?不少棉紡企業負責人建議,試點調整棉花政策。在他們看來,目前,國內對棉花進口有嚴格的配額制度,大多數紗廠很難獲得大量的進口配額,同時國內棉花價格又比國際棉花價格每噸高出數千元,這讓企業耗費的成本不小。因此,他們期待著在浙江能試點做出調整。同時,他們也希望在企業用電等方面能有更多政策,減少他們的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