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服務:創新發展動力足
- 發佈時間:2016-03-29 05:38:2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讓其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同時也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隨著我國保險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保險業也在努力進行制度完善和産品創新,一方面提供更加簡便靈活的服務,另一方面力爭擴大保險覆蓋面,提升對於經濟社會的服務能力
2016年投資選什麼?《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06—2016》日前公佈的數據或許可供參考:2016年,保險升至百姓投資意願的第一位。這也難怪,中國保險業在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15年,保險業增速達到20%,比2012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1718萬億元,賠款與給付8674.1億元,同比增長20.2%;保險公司利潤2824億元,同比增長38%,再創歷史新高,是2012年的6.4倍;國際地位穩步提升,3年來,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先後超過德國、法國、英國,從全球第6躍居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對國際保險市場增長的貢獻度達26%,居全球首位……種種跡象表明,我國保險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全面站上了新的臺階。
保險業亮點頻現
“去年湖北通山縣一位農村的小姑娘得了白血病,要骨髓移植,手術費一共花了100萬元,基本醫保報銷了10萬元,大病保險給她報銷了69萬元,報銷額度從原來的10%提高到了70%,從而避免了這個家庭因為大病陷入貧困。”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3月12日答記者問時舉例説,這就是大病扶貧。
服務民生成了保險業近幾年發展的關鍵詞,截至2015年底,大病保險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覆蓋人口9.2億,報銷比例普遍提高了10到15個百分點。2016年,保監會將推動實施大病保險“一站式”結算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濟南來客佳餐飲有限公司是濟南市第一家參加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企業,其負責採購和配送的公司部門經理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有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以後,萬一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以預先支付,給予消費者及時賠償,也能有效轉移和減少企業的風險損失。
“靠天吃飯”的農業領域同樣需要保險保障。2015年,我國農業保險條款得以全面升級,大幅拓寬保險責任、提高保障水準和賠付標準、降低保險費率並簡化理賠流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係教授、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庹國柱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此舉充分發揮了農業保險支農惠農的積極作用,讓廣大農戶受益。
那麼,保險業連續實現高速增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認為,有來自3方面的動力:首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為行業發展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其次,監管層在産品定價、資金運用、市場準入等方面對市場主體大幅放權、鬆綁,釋放了行業發展活力;再次,行業基礎性建設有實質性進展,保險資産交易平臺、車險及健康險保單資訊等系統正在實現共建共用,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已開始實施。
創新成重要推手
商業車險費率改革“新政”來了。2015年,保監會分兩批推進黑龍江等18個地區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實現了車險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的“雙贏”。截至2015年底,首批6個試點地區消費者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7.7%,保險公司車險綜合成本率下降2.7個百分點。“兩降”的背後,是保險業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也是改革惠及民生的經典範本。保監會將在總結前期試點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穩步加快商業車險市場化進程,力爭在2016年6月底前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商業車險改革。
保險産品定價權、資金運用主導權交給市場的改革創新“大戲”同樣在壽險領域上演。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國壽險業先後完成了“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三步走的改革路徑,全面實現了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放開了已持續執行14年的2.5%的利率上限限制,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使不同市場主體經營能力的差距顯性化,極大地解放了保險生産力,推動人身保險業務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對於消費者而言,利率放開意味著傳統險降價時代的來臨。”庹國柱表示,放開普通型人身險費率,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盈利水準和經營水準提高利率,降低保費,提高被保險人的保障水準,對消費者是重大利好。
另外,在預定利率上限2.5%的價格保護下,保險公司創新産品的積極性較差,導致壽險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費率改革將激勵保險公司加強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向市場提供質優價廉的保險産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庹國柱説,只有讓利率水準回到正常、合理、科學的基準上來,才能贏得消費者。與此同時,從2012年開始,保監會連續出臺一系列保險資金運用改革“新政”,把投資主動權交還給市場主體。
新業態方興未艾
如今,網上購險已是家喻戶曉。以眾安保險為例,僅在去年“雙11”當天,就拿下超過2億張保單,保費收入更是突破了1.28億元。
截至2015年底,我國保險市場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已超過100家,有4家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拿到牌照,同時,多家險企都將網際網路保險視為2016年的重要業務發展方向。顯然,網際網路這一渠道創新成了拉動保險業保費增長的重要一極。
網際網路保險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監管層的支援和鼓勵。“有序增加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試點機構,這是出於充分發揮網際網路保險在促進金融普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獨特功能的考慮。”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比傳統保險推銷的方式,網際網路保險讓客戶自主選擇産品,服務便捷高效,縮減了交易成本的同時,降低了退保率,理賠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困難。”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網際網路保險將提高居民的投保意識和風險保障程度,使保險回歸防範和轉移風險的本質。
除了網際網路保險,相互保險這一業態形式也多次得到政策的惠顧。如新“國十條”明確提出“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2015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也表示,加大對網際網路保險、相互保險、自保等新型市場主體的扶持力度,支援發展新業務形態和新商業模式;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同樣提及,將創新保險組織形式,發佈相互保險監管辦法,探索發展相互保險等新型保險組織。
“保險業要積極穩妥地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相互保險發展模式,著重填空白,與股份制保險進行錯位競爭;與現有市場主體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加強雙方在經營管理、産品開發、技術和客戶等方面的合作。”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認為,相互保險具有獨特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優勢,有望成為保險業增長的新引擎,可以提供簡便靈活的保險服務,從而擴大保險覆蓋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能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