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8年首次扭虧為盈——長江沿岸兩家傳統能源企業調查

  • 發佈時間:2016-03-27 15:58: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南昌3月27日電 題:18年首次扭虧為盈的啟示——長江沿岸兩家傳統能源企業的蹲點調查

  新華社記者劉菁 高皓亮

  “去年實現了連續虧損18年後的首次盈利”“去年省下了9.7億元成本”……經濟下行壓力下,傳統能源型企業更是處境維艱。轉型升級、調結構、降成本,江西九江市長江邊的兩家傳統能源型企業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尤其是它們共同的“向智造要生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石化旗下34家煉化企業,九江石化的規模居於中游,卻是全國石化行業中唯一一家智慧工廠試點企業。産能過剩、虧損、裁員……當傳統能源行業艱難轉型時,它卻已經嘗到了轉型升級的“甜頭”。

  “去年盈利1個億,實現18年來首次扭虧為盈!”在九江石化工作了28年的副總經理謝道雄激動不已。上世紀90年代後期大化肥項目投産後,這家企業就連年虧損,最多的一年虧損19億元。

  “讓煉化的每一滴石油都飽含科技力量。”在謝道雄看來,企業生産經營實現從負到正的根本性轉變,和國際原油價格、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密切相關,但最關鍵的,則在於智慧工廠的建設和“十二五”油品品質升級技改項目的投産。

  從2013年8月打下第一根工程樁,到去年油品品質升級改造工程完成投産,九江石化實現了在落後産能上做減法、在提供符合環保要求的高品質油品上做加法。謝道雄説,技改後企業增産了航空煤油等高附加值的輕質油品,柴汽比從1.6下調為1.3,尤其是增加了國IV汽柴油供應量,而汽油硫含量則從150ppm下降到50ppm,形成了綠色低碳的發展格局。

  過去靠著一線工人手摸泵站判斷設備溫度的這家工廠,如今正在向智慧操作邁進。走進工廠,偌大的廠區很少見到人。生産指揮大樓內,電子螢幕上煉油運作二部副班長楊軍民正用手中的巡檢儀,將現場數據傳到管控中心。

  “通過十萬多個數據的運算,得出煉化裝置最高效的運作組合,甚至精確到每個閥門是打開1%還是2%。”資訊中心主任羅敏明説,全廠的設備運作狀況均通過現場傳回的數據呈現在螢幕上,“只要出現異常數值,系統會自動提示問題環節並給出處理方案。”

  在九江石化生産管控中心,40多名技術人員圍坐一圈,正在研究煉油全流程一體化優化裝置模型。通過資源配置優化、加工路線比選、單裝置優化,企業一年增加經濟效益2.2億元。

  “曾經一噸原油我們只能煉出75%的成品油,現在提高到82%。”在九江石化總經理覃偉中看來,産出率提升7個百分點,其意義不僅在於增加五六億元的收益,更在於企業從“製造”邁向“智造”。

  “噸材成本再降200元”——走進九江萍鋼公司鋼廠車間,寫在門口的這一“軍令狀”引人注目。在鋼鐵冶煉行業普遍遇冷的情況下,毗鄰九江石化的九鋼公司念起了“省”字經,去年全年節約成本9.7億元,以盈利一千萬元、産銷100%、無一減員的成效,奏出了爐火變奏曲。

  從2012年巨虧11億元,到近三年連續盈利,翻開九鋼的賬本,最醒目的就是降成本。9.7億元成本是怎麼降下來的?用九鋼公司董事長黃智華的話來説,企業發動了一場“人民戰爭”,全系統、全員、全過程“摳”成本,從加工環節改進工藝、優化流程,到大宗原料採購,甚至買把掃把,全都算起了細賬。

  最起作用的是“智”降成本。九鋼煉鐵廠生産技術科的馮波在煉鐵中嘗試增加燒結礦和塊礦配比,減少球團礦,高爐原料成本兩個月降低了1183.9萬元;軋鋼廠棒材車間的工人李文彪對棒材工藝工序進行優化,降低成本191.91萬元……在“千人千項攻關”的號召下,九鋼公司員工發起的攻關立項數達2046個,申報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2323項,參與人數1400人,創效1.2億元。

  在成立了個人攻關工作室、攻克4個重點課題的軋鋼廠工人劉勇看來,工人和創客有時只差一小步。而馮波説,鼓勵工人當創客,讓工人更加意識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遠望九鋼碼頭,滿載的貨輪正在起航。從製造到智造,無論是九江石化還是九鋼,都在向前努力。覃偉中説,越是危難之際,企業更要主動作為,“我們的實踐承載著‘中國製造2025’的夢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