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文學侵權盜版猖獗 專家呼籲版權保護

  • 發佈時間:2016-03-27 12: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7日訊(記者 李萬祥)網際網路法律記者沙龍3月26日在法制日報社舉辦。圍繞“IP價值——網路文學的版權保護”主題,與會專家學者認為,要實行更加嚴格的網路版權保護,從而促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發展,為更多創業、創新者提供健康的版權環境。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版權作品開始轉向更為廣闊的網路平臺,得到更為快速、廣泛的傳播,並催生了新興的數字創意産業蓬勃發展。但是,相關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也日益突出。日漸猖獗的網路侵權盜版不僅損害了作者的權益及網路平臺的直接利益,也給整個數字文化創意産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

  “為什麼我們這個行業蓬勃發展了,但作者沒有特別的改善?就是盜版問題很嚴重。”網路文學作家蛇發優雅説,作者圈裏有一個詞叫“秒盜”,即網路文學的盜版是以秒計的速度被盜版。

  《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顯示,2014年全年,盜版網路文學如果全部按照正版計價,PC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將達到43.2億元,移動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達34.5億元,合計77.7億元。此外,文化創意産業還損失21.8億元的衍生産品産值。

  “IP在智慧財産權領域使用方法或者本身含義不太一樣,它更像是一個負載有智慧財産權的成果。一個大IP,這個IP怎麼去開發時,説的是作品成果本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講師劉曉春認為,為什麼著作權侵權賠償不足,是因為在侵權責任承擔過程中需要證明因果關係,要證明盜版導致的損失,這恰恰在網路當中最難證明。

  據了解,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盜版侵權模式變得更加複雜及隱蔽。目前網路文學領域主要的侵權模式包括:網路站點侵權模式、文檔分享平臺侵權模式、雲儲存侵權模式、應用軟體(APP)侵權模式等幾大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與其他32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加強網路版權保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提案就“打擊網路侵權盜版行為,規範網路版權秩序”的具體建議。

  “關於維權這個事,我能説的很少,因為對於作者來説,這方面能做的很有限,我們很想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很難,主要是找不到維權的對象、缺乏維權的渠道、維權跟付出不成對比。”蛇發優雅説。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在網路文學領域,低廉的侵權成本與高昂的維權成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完整的盜版産業經濟鏈條也給予盜版行為以巨大的經濟扶持。

  當前,網路著作權領域侵權認定的原則之一便是“伺服器原則”。對此,上海天聞世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黎卿認為,“根據今天網際網路傳播的事實情況需要做一個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平臺方把作家的作品更好地集合在一起做商業化,將其權利切實地保護起來。”

  “網路侵權盜版危害,最關鍵的是破壞了網路的版權秩序,破壞了幾十年正在逐漸建立起來的版權生態,損害了公共利益,很多情況下網路侵權盜版案件都可以去適用行政處罰。”中國文著協總幹事張洪波表示,要加快修改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進度,同時加大打擊網路侵權盜版的力度,將侵權行為資訊納入社會信用記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