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尼泊爾“新出路”引印度不安? 合作三方受益

  • 發佈時間:2016-03-27 06:53: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周盛平 郜婕亜 專特稿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尼泊爾總理卡德加·普拉薩德·夏爾馬·奧利本週對中國的訪問引發印度媒體廣泛關注。不少印度媒體就奧利此行與中國達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表示“憂慮”,稱印度“正在失去尼泊爾”。

  尼泊爾地理位置相對隔絕,僅有中國和印度兩個鄰國。長期以來,尼泊爾貿易和物資供應嚴重依賴印度。按照奧利的説法,尼泊爾去年因印度非正式禁運而遭遇燃油危機後,加強與中國合作成為“全國共識”。

  那麼,尼泊爾與中印兩國的關係,真如印度媒體設想的那樣“非此即彼”嗎?奧利啟程前一天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的一番話或許可以作為答案:尼泊爾對利用一個鄰居抗衡另一個鄰居不感興趣,不會打“中國牌”或“印度牌”,而更樂意成為中印合作的“橋梁”,推動三方合作。

  【訪前印度“施壓”】

  奧利20日首次以尼泊爾總理身份對中國開展正式訪問。他啟程前幾天,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外交部長蘇什瑪·斯瓦拉傑先後抵達尼泊爾,分別與奧利會見。

  在不少尼泊爾人看來,兩名印度外交部門高官此行名義上是出席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外長理事會會議,主要目的卻是向奧利施壓,扳回其對印度的“離心力”。

  奧利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多項協議,內容包括准許尼泊爾經由中國港口開展對外貿易、在兩國間修建鐵路等。

  就中尼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過境貿易協定,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維卡斯·斯瓦魯普以強調“印度和尼泊爾關係特殊”作為回應,還試圖舉例證明印度與尼泊爾間陸上連接緊密且將更加暢通。

  與此同時,印度駐尼泊爾大使蘭吉特·拉伊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次活動上説,傳統上印度是尼泊爾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國,但由於“尼泊爾自身的原因”,未能吸引住來自印度的投資。他倡議印度與尼泊爾共同努力,未來5年把兩國的貿易總量擴大5倍。

  新華社駐加德滿都首席記者周盛平解讀:“印度官員傳達的資訊比較明顯,即印度是棵大樹,尼泊爾只要靠好了,一切都沒有問題,用不著費心跑到中國去搞關係。”

  【封鎖引發“共識”】

  在周盛平看來,尼泊爾與中國關係好壞,對印度而言也許只牽涉其在鄰國的影響力大小,而對尼泊爾卻是“事關生死”的問題。

  尼泊爾對印度的經濟依賴度目前達到65%以上。兩國間年貿易總量約50億美元,佔尼泊爾外貿總量的三分之二。尼泊爾與第三國貿易進出口貨物的約98%要經過印度。燃油等一些關鍵商品供應,尼泊爾幾乎百分之百依賴印度。

  去年9月,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接壤地區的馬德西人因不滿新憲法舉行示威,進而爆發衝突。印度以此為由對尼泊爾實施了近5個月的非正式禁運,直到今年2月奧利訪問印度前不久才解除。這次禁運使尼泊爾幾乎處於封鎖狀態,燃油、藥品、生活必需品短缺,經濟瀕臨停滯。

  不少尼泊爾人認為,這不是印度首次對尼泊爾施以類似經濟制裁的手段,可能也不是最後一次。周盛平分析,或許正是由於這種“民意驅動”,奧利頂著來自印度和國內親印勢力的壓力訪問中國。

  出訪前一天接受周盛平專訪時,奧利羅列了一系列有意與中國開展的合作。他強調,這些合作是“全國共識”,得到尼泊爾“所有政黨”支援。

  【合作三方受益】

  訪華期間,奧利表達了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熱情。他在人民大學演講時説:“作為中國的近鄰,尼泊爾將從這個倡議中受益匪淺。”

  行前專訪時,奧利説,“一帶一路”是此次訪華的主要議題。尼泊爾希望通過中國,與全世界進行更加自由和廣泛的貿易往來,而“一帶一路”為尼泊爾的這一夢想提供了新的機遇。

  周盛平認為,尼泊爾無論是借中國出海口做第三國貿易,還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印度而言,都構不成威脅或損失。由於地理因素,相比喜馬拉雅山脈另一面的中國,印度與尼泊爾之間的交通運輸和口岸貿易“傳統優勢”短期內不會消失。

  長遠而言,中國與尼泊爾合作協議落實也將使印度受益。例如,通過尼泊爾這座“橋梁”,印度北部地區能夠與中國西部地區互聯互通,“喜馬拉雅經濟帶不再是夢”。(周盛平 郜婕 新華社專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