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藥品流通監管亟待加強

  • 發佈時間:2016-03-27 06:06: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藥品生産、經營、使用過程中,藥品零售單位和醫療機構是藥品流通中的最後一道環節,直接面對廣大消費者,同時也是藥品品質管理中問題多發的環節。筆者調研發現,當前基層藥品流通和監管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亟需引起重視。

  一是購進渠道不規範。特別是在邊遠地區,藥店、私人診所的藥品採購渠道難以保障,個體藥販走鄉串戶、廠家代理到府推銷、無證單位違規售藥等現象依然存在,少數用藥單位未建立真實、完整的藥品購進記錄,未按規定索取、保存票據,未執行嚴格的進貨檢查、驗收和出庫登記制度。部分單位在購進中藥飲片時,索取供貨方合法資質證明不完善。有部分藥店和醫療機構從個體商販手中購進飲片或自行加工炮製中藥飲片。

  二是存儲條件簡陋。主要表現在生物製品無冷鏈運轉設施設備;倉庫無防塵、防蟲、防潮、防鼠設施,缺乏通風設備和溫濕度監測、調節的設備;零售藥店的倉庫和飲片炮製區往往與生活區混合。

  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許多藥店和醫療機構雖然建立了相應的品質管理制度,但執行情況不佳。一些藥房缺乏隔熱裝置、換氣扇、地腳架等基本設施,藥品隨意擺放,藥品直接與地面或墻壁接觸。中藥飲片管理人員多為兼職,不具備藥學專業知識與保管技術。

  要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用藥安全,必須採取多項措施,加大藥品流通環節監管力度,提高藥品流通品質安全。一是加大藥品監督管理力度。加大對假劣藥品的查處力度,對售假案件要從重、從嚴、從快查處。同時,規範基層涉藥單位藥品管理行為,建立健全保證藥品品質的規章制度。

  二是以問題為導向,規範藥品日常監督責任制。將生物製品、疫苗等高風險品種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大力整治企業非法回收藥品,積極開展處方藥銷售監督檢查。

  三是加強基層藥品供應網路建設,加大與職能部門的合作力度,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共同維護藥品流通市場秩序。

  (山東省濱州高新區 初寶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