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司法公開新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15)發佈

  • 發佈時間:2016-03-24 15: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4日訊(記者李萬祥)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新浪網法院頻道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舉行“中國司法公開新媒體應用研究報告(2015)”發佈會。報告以憲法、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文件為依據,對人民法院近年來的庭審網路及微網志視頻直播狀況進行了初步考察,並與西方發達國家相關司法公開制度和實踐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中國的司法公開已經走在國際前列,以庭審微網志視頻直播為代表的司法公開新舉措,正在助推中國司法公開對西方的“彎道超車”。

  在發佈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環球法律評論》雜誌副主編支振鋒教授指出,中國法院主動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充分運用資訊技術,全面拓展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重點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資訊三大公開平臺建設。根據最新數據,截至今年2月,全國法院公開裁判文書1570萬份、被執行人資訊3560萬條,直播庭審13萬次;另外“天平工程”實現3512個法院專網全連通、數據全覆蓋,1.8萬個科技法庭把案件審判過程納入資訊化管理,並建成人民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實時統計、實時更新、動態管理。

  “各級各地人民法院不斷探索新的司法公開方式與工具,新媒體更是為司法公開提速助飛。小小手機,六寸螢幕,即可打開司法公開的無限空間。”支振鋒認為,在法院資訊化3.0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已實現司法公開司法政務、訴訟服務資訊從傳統以紙質為主到電子化和數字化的轉變;而隨著最直觀、最動態的庭審視頻直播的鋪開,司法公開更實現了從靜態到動態的飛躍;逐漸從傳統庭審旁聽的“現場正義”,報紙廣播的“轉述正義”,到電視直播和網路直播的“可視正義”。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利用雲數據與微網志等社交媒體,我國很多法院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觀看庭審直播的“即視正義”。

  報告指出,新媒體的出現,尤其是庭審微網志視頻直播為司法公開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工具,為人民群眾帶來“看得見”的正義,拓展了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從2011年部分法院試水微網志庭審圖文直播開始,發展迅速。2015年3月26日新浪微網志開通庭審視頻直播以來,庭審微網志視頻直播已取得巨大進展。目前有24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80余家人民法院開通了庭審微網志視頻直播,截至今年2月底,已直播案件1702件(次),累積190萬人通過微網志“旁聽”了庭審。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制度供給依然不足、經費保障較為有限、技術標準有待統一以及觀念上的障礙仍然需要破除等原因,中國在司法公開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此,報告提出,應進一步優化環境,破除司法公開新媒體應用的障礙。一是要完善機制。規範庭審視頻直播,規定直播的主體只能是法院;非經許可,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法庭錄音、錄影或直播庭審;進一步修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人民法院審判公開工作的若干意見》、《司法公開示範法院標準》等相關規定,給各級法院更大的庭審直播自主權,提高司法公開考核中庭審微網志視頻直播的分值。二是要加強司法公開隊伍建設,更新司法公開觀念,提高法官素質和能力,加強庭審禮儀培訓,更新不利於司法公開的舊觀念。三是要進一步加大資訊化建設步伐,對法院各司法公開資訊平臺進行整合,統一庭審視頻直播平臺、技術標準,解決重復建設、相容度不夠等問題。四是要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和技術力量,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和技術力量推動司法公開向縱深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田禾教授主持發佈會。據悉,該報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相關成果,並被納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國家智庫”系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