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華德企展示“中國機會”

  • 發佈時間:2016-03-23 23:30: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高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德國總統高克訪華讓本已緊密的中德關係再添熱度。3月23日,高克在上海與部分在華德資企業代表見面,了解他們在華發展情況。對此,有機會參加這次見面會的朗盛大中華區總裁錢明誠在3月22日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華德資企業已經看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未來會不斷在中國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高克總統此次訪華將進一步加強中德交流,利好兩國經貿合作。

  德國不僅有“工業4.0

  推進“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已經成為中德合作的重要內容,這也在中德高層近來頻繁互訪中常常被提起。

  錢明誠表示,德國製造業的工藝、産品的確可以為中國同行所借鑒,中德兩國也可以在製造業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但應該指出,德國不僅僅有“工業4.0”,德國企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管理理念也是中國同行可以參考的。

  他坦言,德國企業的嚴謹性、操作的可連續性、發展眼光的長遠性都是其成功的原因。朗盛作為源於德國的全球企業,在企業文化上承襲了上述傳統,並把這些帶到中國市場。“朗盛在中國發展10年來,一直堅守社會責任,與中國政府和行業協會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家特殊化學品企業,朗盛堅信,隨著專業化的推廣,中國公眾會逐漸減少對化工行業的誤解。中國化工行業定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今年,朗盛全新寧波無機顏料工廠將正式投入運營。這座投資總額達6000萬歐元的工廠將以綠色安全的生産工藝生産高品質氧化鐵顏料。錢明誠表示,朗盛強調,無論在哪發展,絕不打“擦邊球”,一定要立足長遠。這也是朗盛的業務受到投資所在地歡迎的原因。“中國在經濟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環保、轉型,德國同樣也經歷過。德國的萊茵河就曾經遇到過工業污染。相信隨著中德交流的深入,德國經濟發展的許多經驗可以為中國所借鑒。”

  不會放過行業機會

  近年來,化工行業並購趨勢明顯,“陶氏杜邦”合併案更是震動國際化工業。對此錢明誠顯得相當淡定。他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對於企業而言,並購與分離都是業務發展的需要,是企業增強業務競爭力的表現,這也可以理解為轉型升級的一部分。

  談到朗盛在這方面的動作,錢明誠透露,朗盛與沙特阿美公司在合成橡膠領域的合資企業ARLANXEO將於4月1日正式啟動,總部將設在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合資企業將幫助我們實現價值鏈的後向整合,使我們成為全球橡膠市場領域最有實力的供應商之一。”

  在完成與沙特阿美的合作後,朗盛的業務板塊將由原來的三個擴展到四個,即高品質中間體、高性能化學品、高性能材料和ARLANXEO。同時,朗盛也會把握機會,將産品組合擴充至適合的相關領域。錢明誠特別提到,中國的城市化、農業和水資源是朗盛看好的領域,一些有特點、在行業內領先的中小型企業可能會成為朗盛的目標。

  看好中國市場

  3月22日,朗盛對外發佈了2015年集團的“成績單”:得益於調整計劃帶來的成本節約、美元走強及銷量增長,朗盛常規業務範圍內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上漲9.5%,至8.85億歐元。集團常規業務範圍內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由10.1%上升至11.2%,凈收入大幅改善,由上一年的4700萬歐元飚升至1.65億歐元。

  在大中華區,朗盛的銷售額為9.24億歐元,佔全球銷售額的12%。錢明誠認為,“供給側改革”將在中國化工行業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對以可持續方式生産的特殊化學品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多家國際化工巨頭也認為,中國未來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化工行業增長引擎的地位。

  “中國是朗盛最看好的市場之一。朗盛亞太區資産的全球佔比由2005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35%。2015年朗盛在中國的銷售額佔亞太區銷售額的47%。這充分説明朗盛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是持續的。”錢明誠表示,未來朗盛會在東南亞、北美和中國市場加大投入。朗盛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