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糧食供給側改革:“大塊頭”玉米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6-03-23 14:0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太原3月23日電 (任麗娜)時下正是2016年春耕備耕時節,靠種田吃飯的山西省晉中市莊稼人楊福田決定今年少種點玉米,因為去年種植的玉米還沒有賣出去。
2015年,中國糧食産量實現了“十二連增”,但糧食的庫存也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其中又以玉米為甚。
山西省是中國玉米主産省之一,生産的玉米以含水量低、澱粉含量高、色澤好享譽全國。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省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成為全省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也是全省單産最高的糧食作物,玉米産量佔山西全省糧食總産量比重達七成。
楊福田的玉米,往年的收購價每斤總在1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也不愁賣出去。但2015年,一開始還有人來收購楊福田的玉米,但由於價格不足0.7元,他尋思著再等一等,價格高點的時候再賣。可是到了2016年的現在,楊福田的玉米仍然沒有賣掉,來收購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據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農業調查處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山西玉米價格跌至5年前的水準,主要原因是玉米供給相對充足,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跌。
據山西省糧食局公開的最新數據顯示,山西省2015年生産小麥54.28億斤,産需缺口60億斤;大米産需缺口繼續擴大;玉米生産174億斤,需外銷70億斤。
山西省糧食局局長丁文祿表示,山西省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但品種結構的調整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短期難以實現根本改變。
山西省素有享譽全球的“小雜糧王國”、“麵食王國”之美譽,是全國重要的雜糧生産基地,雜糧種植面積之廣、産量之大、品種之豐、品質之優都居全國前列。
丁文祿稱,當前,煤炭産業發展進入“寒冬期”,做大、做強、做優、做特山西糧食産業,是中國煤炭大省山西的經濟脫困之舉。大力發掘山西省小雜糧、麵食和釀造業特色優勢,發展優質精深加工産能,延伸産業鏈條,推進“食”“糧”並進,進而推動山西省糧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曾表示,“山西既要高度重視煤炭這塊黑金,也要高度重視麵食這塊白銀,讓山西白銀趕上黑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