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項措施加快山西省服務外包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28 16:29: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山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 孫躍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當前,以服務外包、服務貿易以及高端製造業和技術研發環節轉移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世界産業結構調整正在興起,為山西省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現代服務業帶來新的機遇。

  為了加快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前不久,山西省商務廳專題調研組一行赴河南、河北、安徽三省及大同、朔州、太原、晉中、長治和運城六市進行調研,在結合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形成“關於加快山西省服務外包發展的調研報告”,本報節選其中“措施和建議”部分編發。

  加快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對推動山西省經濟結構調整,形成産業升級新支撐、外貿增長新亮點、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和擴大就業新渠道具有重要意義。

  把發展服務外包作為山西省參與全球産業分工、提升産業價值鏈的重要途徑。主動順應服務智慧化、專業化的産業組織新特徵,以新一代軟體和資訊技術、文化創意、動漫設計、網際網路行銷、金融、能源、生物醫藥、工程設計等領域為重點,以爭取示範試點為突破口、以政策為抓手、以龍頭企業為支撐,培養一批複合型、國際型服務外包人才,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自主品牌的服務外包企業,建設一批主導産業聚集度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服務外包産業園區,用3~5年的時間,打造3~4個産業特色鮮明、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爭創1~2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推動全省服務外包産業區域多點發展、在岸離岸雙輪發展,實現量質並舉、創新發展、結構優化、競爭力提升,努力把服務外包打造成為山西省開放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新的亮點。

  爭取到“十三五”末,初步形成以示範城市、示範園區和産業基地為載體,以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保障,以龍頭企業和品牌企業為支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調有序的發展格局。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促進體系。

  近來,國務院相繼出臺文件支援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工業、農業深度融合,推動山西省産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打造中西部生産性服務業大省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推動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構建“11311”服務外包促進體系。“11311”是指:出臺一個意見(2015年內力爭以省政府名義出臺山西省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一個規劃(制定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形成三個辦法(制定山西省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示範園區建設、評定和管理辦法,服務外包企業認定辦法,服務外包培訓機構資質認定辦法),發佈一個目錄(發佈《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構建一個體系(建立山西省服務外包發展統計指標體系)。

  (二)加強産業引導,提升産業層次。

  通過定期發佈《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加強對服務外包産業發展引導。積極拓展服務外包行業領域,大力發展軟體和資訊技術、設計、研發、網際網路、醫療、工業、能源等領域服務外包;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護理、科技服務、批發零售、休閒娛樂等領域服務外包;積極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業務,鼓勵金融機構將非核心業務外包。支援太原高新區重點發展服務外包産業,打造服務外包産業園區與聚集地。鼓勵長治高新區、經開區、保稅區積極發展服務外包。構建乙太原為核心,多個城市共同發展,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産業發展格局,推進區域佈局多點發展。

  (三)加強市場開拓,提高競爭能力。

  根據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特色和潛力,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黃河金三角”、“中原經濟區”、“京津冀經濟圈”等國家戰略,鞏固現有境外市場,主攻日韓市場,積極開拓歐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不斷拓展新業務和行銷網路,進一步提高山西省高端服務外包業務比重。綜合運用貿易、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對外投資合作和對外援助等多種措施,支援有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開展研發外包、知識流程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等高附加值項目合作。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在境外申請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産權,實施品牌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示範引領,形成産業集聚。

  各類專業園區是發展服務外包的主要載體,應重點支援太原“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加強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的認定管理工作,並對示範基地進行動態管理,加大對示範基地的政策支援力度,促進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建設上規模、上水準,真正發揮在全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要按照國際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模式,儘快在全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水準、品牌形象和産業特色的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集聚園區,強化示範園區的服務功能,重點支援和引導各類技術支撐、人才培訓、資訊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爭三年內全省服務外包示範基地達到5個以上。

  (五)加強主體培育,夯實發展基礎。

  一要做大增量。抓住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省份産業轉移的戰略機遇,利用山西省産業發展條件,發揮山西省資源和産業優勢,深度挖掘國內服務外包市場潛力,積極承接國內和國際産業轉移。以全球服務外包100強和中國服務外包100強企業為投資促進重點目標,加大對服務外包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整體包裝宣傳,選擇國際知名服務外包展會平臺開展國際行銷。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軟體和資訊交易會、中國(廈門)投資洽談會、上海技術交易會、香港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境內外展會,幫助企業對接海內外客商,進一步支援相關企業拓市場、創品牌、擴規模。二要做優存量。鼓勵中小型服務外包企業突出特色,提高專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強化服務模式創新,培育核心競爭優勢。引導和支援服務外包企業開展整合設計、綜合解決方案及相關技術項目等研發,推動企業提升研發創新水準。

  (六)加強要素支撐,創優發展環境。

  在財稅支援方面,落實國家財稅政策。落實國家財政資金政策,鼓勵開展國際服務外包研發、人才培訓、資質認證、公共服務等。充分發揮、利用國家財政資金的杠桿引導作用,積極探索運用國際服務外包産業引導基金等市場化支援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企業的投入;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合理確定省級外經貿發展引導資金用於服務外包項目的支援方向和額度,積極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國際業務,支援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國際市場開拓活動。支援太原申報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享受相應優惠政策。在金融支援方面,落實好山西省金融振興推進大會精神,創新金融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和資金支援,大力開展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金融合作,爭取國家政策性貸款支援,充分利用“山西省金融服務平臺”等投融資平臺,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渠道,促進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將服務外包産業納入業務範圍,對服務外包企業貸款融資給予支援。在人才培養方面,採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中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支援高校以人才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服務外包專業和人才結構,依照服務外包人才相關標準組織實施教學活動,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改革試點,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鼓勵高校和企業創新合作模式,積極開展互動式人才培養,共建實踐教育基地,推動形成高等學校教育、仲介機構培訓、企業自身培訓相結合,高端人才培養、崗位培訓和大學生創業就業三位一體的人才保障體系。

  (七)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服務保障。

  完善協同推進機制。建立山西省服務外包産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資訊化委、教育廳、科技廳、民政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交通運輸廳、文化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外事僑務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統計局、省旅遊局、省智慧財産權局、省投資促進局、省國稅局、太原海關、山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行太原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山西省金融辦等部門參加。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商務廳,負責具體日常工作。

  加強統計分析。建立服務外包統計體系和統計制度,加強服務外包統計數據收集、認定、分析、應用。健全經信、統計、外管等有關部門服務外包資訊共用機制。加強與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和行業協會的數據資訊交流與合作,按月度發佈服務外包統計數據。

  發揮仲介組織作用。組建山西省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和服務外包企業聯盟,充分發揮仲介機構在貿易促進、行業自律、標準制定、國際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的作用,鼓勵政府向行業協會和仲介機構購買調研分析、標準制定、數據統計、行業宣傳等公共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