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三鏈並進”打造協同創新“一盤棋”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協同創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環節,記者近期走訪京津冀三地發現,創新鏈、産業鏈、園區鏈正成為強有力的“三大鏈條”,拉緊、築起京津冀協同創新的“一盤棋”,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全速前行。

  京津冀協同創新,北京不僅拿出了優勢科技創新資源,更是將“首都協同創新思維與機制”在區域推廣,做大做強創新“一盤棋”。

  2014年,在北京市科委、海澱區的推動下,中科院、北大、清華、中科大等14家科研院所和商飛、濰柴等10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聯合成立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這個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公益法人,組建了18個協同創新中心,每個中心通過共同出資設立協同創新基金,以市場化機制配置資源,促進成果轉化率達到75%以上。

  研究院的協同機制解決了區域的大問題。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茤祥説,河北是工業大省,節能減排是企業升級改造的迫切需求。協同創新研究院成立不久,便促進首都“相變儲能材料研發與産業化項目”整體落地河北邯鄲,發揮節能減排作用。

  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説,協同創新研究院就是讓院校的“科研基因”與企業的“市場基因”匹配,實現從院校到企業再到産業鏈的目標一致、責任共擔、利益共用、行動同步的協同創新機制。

  據了解,北京市科委正推動成立由三地政府引導、市場力量主導的京津冀協同創新研究院,將北京模式推廣到三地。

  發展水準不均衡、産業難以協同,一直是京津冀協作的一個主要障礙。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説,借助新一輪科技革命以及全球戰略新興産業崛起之勢,京津冀三地主動出擊,探索協同佈局優勢互補的“高精尖”産業集群。

  在京津冀區域版圖上,一條“大數據産業走廊”躍然紙上。記者粗略計算,僅張北、廊坊、承德等地承接的大數據産業投資規模將近1000億元,不僅帶來了阿里巴巴、優步等網際網路企業的伺服器、存儲、數據處理、研發等産業鏈,未來還將推動京津冀成為亞洲領先的大數據産業聚集區。

  同時,北京還推動優勢的“網際網路+”創新資源對接津冀,帶動區域傳統製造業升級。

  借助三地科技園區協作機制,北京主動向津冀地區延伸“雙創”生態系統,連接創新鏈和産業鏈,孕育多點開花的“雙創”熱情。

  實際上,中關村正加速推動更多主體、更多形式的新型孵化資源落地津冀,如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匯聚了北大創業訓練營、創客總部、亞傑商會等中關村創業服務業主體,圍繞大數據等領域協同創新;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全面啟動建設,打造圍繞環保産業的“水上矽谷”;中關村與石家莊正定建設積體電路産業基地,將中關村産業研發與石家莊的産業鏈對接。

  統計顯示,目前有1500多家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研發中心,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産業轉移等方面實施了一批新技術示範應用項目,三地協同創新加速推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