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庫”關閉引發眾創空間洗牌?

  • 發佈時間:2016-03-16 07:31:52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2015年作為“眾創元年”,一場由眾創空間引發的“風暴”席捲全國,眾創空間遍地開花。在“雙創”浪潮持續升溫的背後,最近由一家眾創空間的關閉引發“倒閉潮”之説持續“發酵”。記者連日就此進行調查,相關專家表示,“倒閉潮”這一説法沒有根據,是行業內的新陳代謝,眾創空間未來前景仍看好,行業或將迎來洗牌,適當調整能促進眾創空間更加健康的發展。

  “倒閉潮”之説無根據

  今年2月,深圳南山一家名為“地庫”的創業孵化器挂出轉讓的牌子。“地庫”是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地下室,有5個辦公室和70個開放式工位,創始人和幾個合夥人湊了幾十萬,眾籌100萬,但由於入住率太低,導致經營困難。

  “地庫”創始人在朋友圈發文稱,地庫成立4個月,燒了100多萬,最終只能結束。此文一齣,引來行業及社會廣泛關注,更有人悲觀認為,此事標誌著眾創空間“倒閉潮”的開始。

  一家“地庫”的倒掉,是否意味著眾創空間的“倒閉潮”真的來臨?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並未掌握眾創空間大量關閉的相關數據,此説法沒有根據。深圳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秘書長呂勇也認為,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眾創空間目前有300家左右,此數字每週都有變化,但並沒有大量關閉的跡象。

  眾創空間洗牌是好事

  “眾創空間作為新型孵化器,主要服務早期創業者,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和長期規劃,加上管理者不懂經營,很難在市場生存下去。”呂勇説。

  業內人士稱,北上廣深等城市房租太高,對於空間創始人來説,租下一個辦公場所一般簽3-5年合同,但每次調價,租金上漲都會將利潤吃掉;另一方面,創業者進駐眾創空間或孵化器時,還處於早期創業階段,會儘量控制租金成本,眾創空間管理者在一手房東和創業者之間,短期內靠租金是很難賺錢的。

  科技寺創始人王灝用“魚龍混雜”一詞來描述一些空間創始人。“眾創空間不是租個地方,擺幾張椅子就OK的。”王灝認為,眾創空間看似門檻很低,但實際並非如此。深圳思微空間創始人端木楊認為,個別眾創空間關閉是預料之中的事,“太多投機的人進入這個行業,尋求高利潤和高回報,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優勝劣汰很正常。”

  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總經理李諾夫説,以前靠政策紅利和當“二房東”賺租金的眾創空間不能長久,如果沒有增值服務和孵化能力,會越來越難做,行業將會迎來洗牌和整合,眾創空間會向專業和垂直領域發展。

  王灝表示,今年還會有一些空間關閉,但他覺得洗牌是件好事,並不值得過度解讀。“行業或將進行洗牌和調整,但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前景看好準備長跑

  呂勇表示,從推動各行各業創新,到創新驅動發展逐步成為中國的國家核心戰略,國家包括深圳的創業環境非常好,眾創空間的前景依然看好。從眾創空間這一細分行業來看,一些空間關閉是行業的新陳代謝。

  去年,王灝在深圳福田開了第3家眾創空間,今年準備在深圳開設第4家空間。他有一個10年計劃,通過基金和增值服務尋求長期回報。2014年底,85後的“海歸”端木楊在科技園開了思微眾創空間1.0,如今,思微4.0已經選址準備開張。

  “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要準備好長跑心態,在商業模型、現金流、財務預測方面做足準備。投資人必須在商業模型上實現收支打平,保證空間的正常運作,然後再在此基礎上尋找利潤增長點。”王灝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