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時光雞歲月鴨和年華豬的進城路

  • 發佈時間:2016-03-15 05:33:0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省商務廳將舉辦全省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加大“油門”全面推動電商下鄉。

  記者獲悉,省商務廳將聯合十多個部門著力做實電商扶貧大培訓、推進市場與扶貧縣的對接、推廣“電商企業+資本+專合組織+農戶”的閉環精準扶貧模式、做強基礎配套支撐等,全面打響精準脫貧決勝戰。其指向很明確:就是要通過需求導向,激發農民回歸生産端,確保電商扶貧精準著力、精準到戶。一些極具四川特色的探索實踐,已浮出水面。

  新時期,電商扶貧如何確保精準?如何激活市場的力量?又有哪些困難待解決?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國家級貧困縣——廣元市蒼溪縣走訪調查,並採訪了中國社科院專家及相關企業。

  探路

  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三月春光遍野,鄉村公路蜿蜒向前,金黃的油菜花和雪白的梨花順著山勢層層鋪展。

  “真好看!”停下手中農活,50歲的鄭薈忍不住感嘆。過去整日為生計發愁的她,不曾留心身邊的美景。去年通過電商,她養的幾隻土雞被端上成都人餐桌,賣了好價錢。頭一次,她嘗到了生態帶來的甜頭。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蒼溪有214個貧困村。電商是如何改變當地生活的?如何確保貧困戶精準受益?順著這幾隻土雞的進城路,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本報記者 曾小清

  企業帶動散戶進行土特産市場化運作

  3月10日,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三組的李秀華正加緊修繕新豬圈和雞舍。他為此投入了1萬元。

  對於年純收入不足6000元的家庭而言,1萬元是筆鉅資。但李秀華心裏踏實。去年,村裏組織舉辦了一場特困戶網路愛心競拍活動,李秀華的兩頭年豬拍得了7600元的高價。

  散戶最難抵禦市場波動,前年豬價走低,他一頭豬僅賣了800元,“現在,我跟電商企業簽訂了合同,企業的收購價比市場高30%-50%。”李秀華打算今年再補欄4頭豬,“雞也要養,聽説賣得好。”

  與李秀華簽訂合同的是四川一品一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生産部經理李軍之説,合作的農戶都有一張資訊牌,用手機掃上面的二維碼,每個家庭的資料、生産資訊、客戶評價等一目了然,“同時,我們定期到農戶家拍攝家禽的生長情況,從養殖、出欄、屠宰到銷售,消費者都可溯源。”“我們與近1300家農戶有合作。”李軍之説,公司通過以銷定産方式,將網上的預售訂單分發給農戶。

  這是一家有情懷的企業,一如産品的品牌:時光雞、歲月鴨和年華豬。“希望帶動農戶脫貧致富。”企業創辦人李君,同時也是岫雲村的村支書。兩年前,他將鄉親圈養的土雞寄給城裏的朋友,對方吃了還想再吃。“這也是城裏人的消費痛點:想買價低質優的生態農産品,卻找不到購買渠道。”

  鄉鄰關係與市場化運作疊加,白驛鎮岫雲村的探索,破解了電商扶貧中的精準、品質、標準、信任等多個難題。去年,蒼溪近370萬元訂單額的土雞、土鴨、土豬,在一品一家的組織下按統一標準養殖,再統一收購、統一屠宰、統一品牌、統一配送,鄭薈等貧困戶的家雞最後端上了城市家庭的餐桌。如今,相鄰三個鄉鎮的農戶都與一品一家簽訂了合同。

  “大平臺”牽“輕騎兵”向下延伸做大規模兩不誤

  工業品電商的競爭,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行業利潤被壓縮至10%。而農産品電商的利潤超30%,各路資本和企業爭相進入這片“藍海”。

  蒼溪縣委縣政府將“網際網路+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列入2016年十件大事之一。蒼溪縣商務局副局長李奎説,今年以來,京東、蘇寧雲商、易田等省內外電商大平臺相繼與之對接。

  市場有多大?四川食戀鄉集團首席執行官羅建做過市場調查:成都家庭每年戶均肉菜消費是4-5萬元。雙流一家生鮮平臺,為會員定制蔬菜套餐,每月套餐費不低,依然供不應求。

  但小農經濟與大市場的矛盾依然存在。

  蘇寧雲商集團成都電子商務中心行銷總監尹小璐坦陳,電商企業下鄉目前多停留于縣一級,貧困戶還很難搭上電商這趟“快車”。像一品一家,得先通過鄉鎮黨委開群眾大會,企業再走村串戶發展農戶。與1300戶農戶簽訂合同,8個人用了8個月。

  同時,李君也介紹,目前一品一家在成都開設了O2O線上體驗店,市場口碑好,企業卻處於虧損狀態,因為流量不足,“獲取消費者信任的成本很高。”

  一方要向下延伸,精準發力,另一方要做大市場規模,去年蘇寧雲商與一品一家走在了一起,一同在蘇寧易購上賣掉了近100隻土雞。

  對此,蒼溪縣經信局張曉暉認為,農村電商要實現扶貧,既要培育本土“輕騎兵”,也要引進“大平臺”,“‘大手’拉‘小手’,才能暢通土特産進城路。”

  對於邊遠的山區,最經濟也是最長久之計便是將“輕騎兵”扶持起來,形成全網行銷、全民觸網之勢。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電商孵化園在蒼溪應運而生。免租等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16戶創業企業入駐,其中14家是本土企業。去年,該縣電商交易額達2.84億元,同比增幅超5成。

  物流成本是痛點最後一公里的資源待整合

  蒼溪低山和深丘眾多,道路難行,物流劣勢顯露無遺。

  由於農民居住分散,包裹業務少,企業要積攢夠一定包裹數量,才會向鄉鎮派發。而要往外發貨也必須趕在當日14:00以前。“發到成都再轉運到省外。”蒼溪川湘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浩翔説,從蒼溪發貨,速度比一線城市慢一天半,遇到堵車,時間要延後三天。

  為提高效率,大多企業選擇自己組織車輛,自建冷鏈——從鄉村拉貨到川內市場,自行配送;到省外一線城市,大多在成都依託第三方物流轉運。羅建説,物流佔企業運營成本高達5成。

  趙浩翔計劃投資2000萬元成立村村通物流公司,“我們統一負責縣到鄉一級的配送,並統一與‘四通一達’對接産品的對外配送。”趙浩翔説,規模效應,可降低外來快遞企業的經營成本;將“土貨”集中起來與大牌物流企業談合作,還可提高議價能力。前提是他得先建2000平方米的倉儲中心進行産品分撥。新的問題來了:山區地少,而縣城中心50平方米的一樓門面,年租金20萬元左右,企業無法承壓。

  為打通鄉村最後一公里,省上在行動。省商務廳透露,我省將在2015年至2016年,共安排8400萬元省級電子商務産業扶貧資金,重點支援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等。

  地方層面,蒼溪縣正在制定“網際網路+農村電商”精準扶貧項目實施方案。資源整合和創新被多次提及,包括建電商産業城,集聚運營、倉儲配送、品質檢測、産品展示、購物體驗等要素資源;建農村綜合物流體系,在縣鄉村佈局三級物流節點,探索利益共用機制推動資源整合等。

  物流困境的背後,延伸出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成功打破部門界限,合力為行業創新低成本的發展環境;創新機制體制,集合市場力量去解決市場問題,如此,土雞才能更加順利地進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