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行:譜寫綠色普惠民生服務幸福曲

  • 發佈時間:2016-03-15 03:35:56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樊婭楠

  建行青海省分行成立於1954年,現有營業網點114個,擁有員工3000多人,資産總量達900多億元。長期以來,建行青海省分行始終與青海大地500多萬同胞同呼吸、共命運,積極參與我省經濟建設,鼎力支援企業發展,全心服務大眾客戶,為促進我省經濟發展、企業成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三江源頭譜寫了一曲氣勢磅薄的服務之歌。

  綠色信貸

  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建行青海省分行充分發揮金融支援職能,緊密結合我省經濟發展走勢,積極籌措資金支援省內重點項目建設、優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醫療、環保等社會事業發展,為推動青海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2015年底,建行青海省分行各項貸款餘額662億元,位居四行第一。

  青海是三江之源,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制高點和平衡點,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戰略地位。建行青海省分行利用自身的信貸功能,深入開展“綠色信貸年”活動,大力支援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迴圈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努力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

  【看點一】創新金融服務,助力迴圈經濟

  為加大對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的金融支援力度,2008年初,建行青海省分行對柴達木迴圈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探索創新信貸管理模式,開發適應迴圈經濟特點的特色金融産品,實施區域性業務發展戰略,分別與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向兩個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總計200億元的意向性信用額度。目前建行青海省分行已向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內的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化工、新能源、高原生物等産業投放貸款367億元,為柴達木迴圈經濟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看點二】強化信貸導向,推進企業轉型

  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我省傳統行業轉型迫在眉睫,不少企業有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的需求。建行青海省分行突出節能減排和綠色信貸導向,信貸資源投向符合産業結構升級、自主創新導向相關行業,將“節能環保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列為建設銀行優先支援行業,給予重點支援。

  ◆青海橋頭鋁電股份有限公司是青海省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也是國內首家實施鋁電聯營的企業。該公司因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標,環保壓力很大。建行青海省分行為該公司及時提供了1.2億元的信貸資金支援購置脫硫裝置,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降低了75%,每年減排二氧化硫7萬噸,廢氣排放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

  ◆建行青海省分行還向我省規模最大的餐廚垃圾資源無害化處理企業——青海潔神環境能源産業有限公司大膽推薦BOT運作方式,先後發放6億余元貸款,支援企業從國外購置先進生産設備,進行節能環保生産工藝的研發,目前該企業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已達到國內一流水準。

  【看點三】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綠色發展

  支援新能源和高原特色産業是建行青海省分行助推經濟綠色發展的兩把“抓手”。青海發展光伏産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建行青海省分行緊緊抓住國家産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在貸款審批、抵押擔保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的信貸政策,通過多種方式拓寬資金渠道,向光伏企業“輸血送氧”。先後支援全省光伏發電項目12個,總裝機容量1160兆瓦,累計發放貸款35.72億元,為光伏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援。

  普惠金融

  助力小微企業壯大

  建行青海省分行始終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支援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性業務,持續加大政策支援力度,不遺餘力地進行産品創新,針對小微企業不同生命週期和風險緩釋能力,形成了“成長之路”、“速貸通”、“小額貸”、“信用貸”四大産品體系,基本涵蓋小微企業各類融資需求。“成長之路”和“速貸通”主要針對財務資訊充分、信用記錄良好以及可以提供足額抵質押物等擔保措施的小微企業,目前已成為該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兩大拳頭産品。

  【欣喜成果】建行青海省分行認真貫徹國家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要求,積極拓展小微企業信貸新産品,加大對專業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援力度。創新推廣了“枸杞貸”産品, 拓寬了我省林權投融資渠道,有效解決了我省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枸杞産業優質小企業客戶融資需求,成為我省金融系統首家推出的以林權質押作為增信手段的信貸産品。目前該行涉農貸款餘額達6.62億元,累計發放“枸杞貸”1.17億元,扶持一大批農戶走上了規模化種植之路。

  【對症施策】截至2015年底,建行青海省分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9.35億元,其中,“五貸一透”貸款新增7942萬元,增長402%,連續三年實現了“三個不低於”監管目標。

  ◆針對小微企業擔保難問題,建行青海省分行積極開拓思路,突破傳統的抵押限制,大力推進“助保貸”業務,實現小企業批量化行銷。目前與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黃南藏族自治州財政局、貴德縣財政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牧局和大柴旦行委搭建小微企業“助保貸”合作平臺14個,為22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2.16億元,實現了銀、政、企三方共贏。

  ◆針對小微企業財務報表不規範問題,建行青海省分行開發了小微企業零售評分卡工具,對企業及企業主信用、資産和履約能力三方面內容進行評價,改變過去一抵了之和一味依賴擔保的做法,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客戶融資難的問題,目前已發放純信用類貸款93筆,金額7700余萬元。

  ◆針對小微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建行青海省分行開辦了網銀迴圈貸業務,客戶可通過企業網銀、善融商務、國際網際網路站小微企業貸款線上申請渠道,實現線上線下交互融合,貸款申請、支用、還款線上操作,信貸資金隨借隨還、迴圈支用。目前已累計發放“網銀迴圈貸” 3142萬元。

  “金保工程”

  書寫民生靚麗篇章

  建行青海省分行針對教育、醫療、社保、環保、文化五大民生領域推出了“民本通達”産品及“教育慧民”、“醫療健民”、“社保安民”、“環保益民”、“文化悅民”五個子品牌,為我省教育、醫療、社保、環保、文化事業提供系列化、集合式的金融服務,進一步增強了金融服務能力。尤其是積極參與我省“金保工程”建設,書寫了建設銀行服務我省民生事業的靚麗篇章。

  為促進社會保障資訊化建設,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2010年12月,建行青海省分行與省人社廳簽訂了《“金保工程”合作協議》,作為“金保工程”項目唯一的合作銀行和社會保障卡唯一的發卡銀行鼎力支援“金保工程”項目建設。

  建行青海省分行將社保卡項目確立為一項重要戰略性業務,投入了大量專項財務資源用於“金保工程”建設,與省人社廳在項目軟、硬體採購,系統建設、雙方應用系統介面軟體開發、社會保障卡採購、資訊採集、發卡以及相關規章制度建設、流程設計、農村社會保障卡服務點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基礎性工作,為我省社會保障卡發行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型社保卡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業務應用功能和銀行金融卡功能于一體,包含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業務,可以為參保人社會保險關係轉移、異地就醫等跨地區業務的開展和通讀通用提供支援,並可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機等查詢本人社會保險繳費情況以及待遇享受情況等,可實現社會保險費繳納、待遇領取以及就業、失業登記等人社部門的其他業務功能。在具備所有社保業務功能的同時,新型社保卡相比原醫保卡具有銀行卡金融功能,可作為建設銀行借記卡使用,除具有轉賬、消費、存取現、繳費、代收代付等傳統銀行卡功能外、還增加了一卡多賬戶、投資理財及其他理財簽約服務等更多增值功能。隨著社保卡應用功能的不斷擴展,可逐步搭載衛生、行政等其他社會公共管理事務應用,真正實現“一卡多用”和“全國通用”。

  ●2014年10月27日,我省社會保障卡在海東市成功首發。建行青海省分行把社保卡發卡、應用推廣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加強與各級社保部門的溝通協調,社保卡發卡工作穩步推進。

  ●截至2015年12月末,已累計發行社會保障卡350萬張,激活16.3萬張,發卡範圍涵蓋海東、西寧、海北、海西(不包括格爾木)、海南、黃南以及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

  ●2016年初,建行青海省分行配合西寧社保局完成西寧市職工醫療保險11.6萬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工作。

  【便民之策】為推動社會保障卡的應用,建行青海省分行為廣大社保用戶提供了諸多優惠措施,比如免收社保卡開卡工本費、年費及小額賬戶管理費,免收社會保障卡客戶在建行系統內每月前兩筆本行異地(含本行櫃檯和ATM)取現手續費, 並在個人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短信銀行等方面推出省內建行轉賬免費、零元簽約、手續費折扣等優惠。

  加強創新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建行青海省分行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拓寬服務渠道,豐富服務産品,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品質,形成了獨特的專業優勢和服務品牌,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連續七年在全省政風行風測評中取得金融機構第一的良好成績。

  【看點一】不斷完善渠道建設,著力增強服務便利性

  建行青海省分行不斷加強渠道建設,優化網點佈局,推進網點轉型,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電子銀行和自助渠道建設,網點分佈日趨合理,硬體配置、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已形成了櫃檯服務、電子銀行、自助設備、專業理財等互為補充的服務網路,多維度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為提高農村金融覆蓋面,建行青海省分行自2010年起先後恢復了玉樹、都蘭、化隆、多巴等州縣區域的機構,同時,積極探索農村金融服務新模式,大力推廣手機銀行、自動櫃員機和銷售終端等服務方式,不斷拓寬服務半徑,延伸服務渠道,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準。目前,建行青海省分行共有營業網點114個,各類自助設備達603台,金融網點和服務覆蓋率不斷擴大。

  ◆為進一步完善農牧區、建行無網點地區金融服務,建行青海省分行制定了金融服務延伸方案,多措並舉提升農牧區金融服務能力。該行首先在社會保障卡試點發行的海東市縣級以下村鎮布設助農取款服務點,使用電話支付受理終端作為延伸服務手段,向持卡人提供小額取款、餘額查詢、轉賬、代繳費、現金繳存等業務。目前,建行在海東市已獲人民銀行批准建設服務點142個,其中122個助農服務點已投入使用。同時,積極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搭建助農金融服務平臺,農牧民在供銷社村級服務點利用第三方公司的手機STK服務(類手機客戶端)作為服務申請入口,就可以完成小額取款、現金匯款、轉賬匯款等基礎金融業務。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普惠金融政策,加大農牧區金融服務覆蓋面,打通農牧區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建設銀行青海省分行自主創新設計了我省首輛流動金融服務車,以流動金融服務車為平臺,深入縣域、鄉鎮開展巡迴流動金融服務和宣傳,讓基層農牧民享受到金融創新服務便利。 3月8日建行首輛流動金融服務車已在海晏縣正式啟用。金融流動服務車以防彈防暴車輛為載體,通過3G無線專網平臺與銀行核心繫統、監控系統聯通,設有兩個業務辦理窗口,一台CRS存取款一體機,不僅可受理對公對私業務,還可以載入STM等智慧設備實現自助服務,是功能齊備的移動金融服務網點,有效緩解了農牧區特別是偏遠牧區金融服務的難題,為機構空白縣域、重點鄉鎮、軍警客戶和廣大社保卡持卡客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

  【看點二】不斷豐富金融産品,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該行在傳統“存、貸、匯”業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投資銀行、資産管理、資産服務等業務,著力推進網上交易、電話交易、自助交易等現代化交易方式和“一卡通”工程,積極發展貼現、法人賬戶透支、信用證、國際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等業務和産品,形成了銀行卡、理財産品、外匯、結算、代理等系列産品,並相繼推出了“乾元”票據理財、短信通、賬號支付、專戶理財、賬戶貴金屬等新産品,受到廣大客戶的信賴和喜愛。同時,該行積極關注居民消費需求,目前已形成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兩大系列共十余種産品,並創新推出了“家裝貸”、“唐卡貸”、“枸杞貸”等新産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客戶的各類金融需求。針對我省公務車改革,該行推出了零利息低手續費優惠的“車改匯”分期産品。

  建行“善融商務”涵蓋企業商城、個人商城和房E通三個板塊,融資金流、資訊流和物流為一體,為企業提供資訊發佈、線上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託管、房地産交易等專業服務,為企業設計基於線上交易的供應鏈綜合融資服務方案,推出“善融貸”、“網路迴圈貸”等最高額度達2000萬的線上貸款服務,有效解決企業銷售難、融資難問題。目前,我省“可可西裏”、“天佑德”、“花寶”、“雪舟三絨”、 “日月山”等49家中國馳名商標和青海省著名商標企業已入駐。

  熱心公益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在鼎力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眾生活的同時,建行青海省分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在教育、醫療衛生、扶貧濟困、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捐助與公益活動。

  通過發行“青年龍卡”籌集捐款資助50名貧困大學生,全國建行系統為玉樹地震災區捐款捐物2880多萬元,贏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和好評,榮獲“抗震救災貢獻獎”和“特別支援獎”,被省政府評為“2009-2010年度社會責任建設單位先進企業”,樹立了建設銀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經過不懈努力,建行青海省分行在當地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連續多年榮獲“青海企業50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援青海發展一等獎、“支援工業貸款增長獎”、“支援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獎”、“全省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金融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4個單位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實施資助貧困高中生“成長計劃”,自2007年以來,已為全省28所學校4842名貧困高中生捐款726萬元;

  ◆實施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成才計劃”,向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崑崙學院的1000名少數民族大學生發放資助金300萬元;

  ◆開展資助英模母親活動,發放資助金57萬元;向青海少數民族地區捐贈18輛母親健康快車;

  ◆向三江源生態保護髮展基金捐款300萬元;

  ◆積極參與“百企聯百村”、“黨政軍企共建”、“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為少數民族村同仁縣隆務鎮吾屯下莊村、貴德縣河陰鎮西家咀村、循化縣街子鄉三蘭巴海村、互助巴扎藏族鄉抓什究村、興海縣子科灘鎮切卜藏村等共捐款150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