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為廣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

  • 發佈時間:2016-03-11 05:29: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礦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大石山區抗旱找水”、“‘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業地質”……“十二五”以來,廣西每一座大型礦山、每項重大工程的建設,每個大、中城市的擴建與改造,都融匯著廣西地質戰線的智慧和力量。

  肩負著經濟建設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的任務,廣西地礦工作在“十二五”期間取得了哪些成效?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地礦部門如何做強做大地勘主業,不斷拓展地質工作新領域和發展空間,擔起下一個五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重任?為此,科技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善茂。

  主動適應地勘經濟新常態 形成“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新格局

  記者:地礦工作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十二五”期間,圍繞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礦産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廣西地礦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唐善茂:地勘行業是經濟發展前端的先行性、基礎性、支撐性産業,必須樹立“大地質、大作為”的新理念,主動觀大勢、懂大勢、明大勢、順大勢,有效破解自身發展中的難題,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五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適應地勘經濟新常態,經受住各種困難和考驗,全局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實現經濟總量187.56億元,比“十一五”增長了66.64%,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逐步形成了“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新格局,為廣西實現“兩個建成”目標提供了更有力的礦産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

  一是積極開展民生地質工作。如從2010年3月至2014年底,開展了應急抗旱找水打井、大石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大會戰、百色市“四縣一區”抗旱找水打井和“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四大戰役”,累計鑽探進尺44萬多米,成井2731口,每天涌水量76萬噸,從根本上解決了177萬多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二是深入開展農業地質工作。2013年以來,在廣西3 個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和18個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縣(區)開展了1:50000土地品質地球化學評價工作。2015年,第一批成果移交給廣西農業廳,圈定優質富硒耕地與園地約49 萬畝。此項工作成果,對廣西耕地保護、富硒農業發展規劃編制,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及社會共用服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三是大力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工作。近年來,以廣西地質災害防治為重點,針對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以及高速公路邊坡為主的地質災害防治取得了突出成效,完成地質災害的勘查、設計、施工項目上千個,確保了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在社會上産生了較大的影響。

  四是進入了海洋地質新領域。2009年2月,經批准廣西地礦局增挂了廣西海洋地質調查局牌子,並以北海水文勘察礦産地質研究院為基礎,組建了廣西首個海洋地質調查隊伍。目前,已開展並完成廣西海岸帶1:250000地質構造圖、地形地貌圖、沉積物類型及元素分佈圖、區域災害地質因素分佈圖的編圖工作;承擔實施廣西重點規劃區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項目等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調查項目。

  五是銳意拓展“走出去”工作。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借助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平臺,6年共簽約協議42份;組織境外項目勘查23個,並對東盟、非洲、大洋洲14個國家共33個礦區、礦點進行了實地考察,“走出去”的步伐越邁越寬。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確保如期實現地質小康

  記者: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今後如何用新的發展理念來進一步推進廣西地礦工作的發展?

  唐善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廣西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確保如期實現地質小康,推動廣西地礦事業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的發展理念上來,緊密結合當前實際,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準。

  面對我國全面實施“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廣西實現“兩個建成”目標任務以及我們改革發展的關鍵五年,我們要牢牢把握這一重大戰略機遇期,準確把握地質工作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定位,以提高品質和效益為中心,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進“4831”工程,形成特色鮮明的“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新格局,為廣西實現“兩個建成”目標提供更有力的礦産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

  由我們提出的發展富硒産業等新業態、發展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動礦業“走出去”、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等建議已納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十三五”廣西地礦事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援。“十三五”期間,針對我們地勘經濟發展的關鍵瓶頸和薄弱環節,推進“4831”工程,即深入實施4大戰略、全面推進8大工程、著力抓好31個重大項目(事項)。深入實施4大戰略: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地質科技創新,大力引進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服務國土資源中心工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産業轉型升級戰略。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整地質工作結構和産業結構,適應地質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的新需求。使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在服務中拓展地質工作新領域和發展空間。各産業板塊要提升資質、提高項目品質,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積極搶佔行業至高點。

  集團發展戰略。廣西地礦集團組建方案獲批前,規範地建集團、工貿集團發展,著力在做大業績、提升品牌競爭力上下工夫;整合資源,推動地礦投資公司逐步向地礦投資集團方向發展;在抓好三大專業集團組建運作的基礎上,發揮比較優勢,逆推廣西地質礦産集團組建。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構建事企共同發展、協調發展新體制。

  “走出去”發展戰略。統籌區內、區外、國外三個市場,發揮廣西沿邊沿海沿江優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依託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平臺,以援建柬埔寨實驗室為切入點,加強與東盟國家礦産勘查開發合作,力爭在國外發現幾個可供勘查開發的礦産地。

  全面推進8大工程:基礎地質工程、找礦突破工程、服務“三農”工程、生態地質工程、海洋地質工程、工勘強優工程、資源開發工程、商貿集群工程。著力抓好31個重大項目(事項):要圍繞制約地礦事業發展的拓展業務工作、對接“一帶一路”、服務民生、提升基礎能力、運用大數據助力發展等關鍵環節,謀劃實施一批政府支援的重大項目,包括廣西土地品質地球化學評價等項目。抓住兩個關鍵環節,在“地”字上做文章,在“礦”字上下工夫,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推進18個産業經營重大項目。

  圍繞廣西重大發展戰略 實現地礦工作良好開局

  記者:圍繞形成特色鮮明的“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新格局,為廣西實現“兩個建成”目標提供更有力的礦産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支撐,如何做好當前的地礦工作?

  唐善茂:服務於廣西經濟社會建設,是地礦工作的使命所在。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一方面,要樹立信心,要看到經濟基本面對礦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地勘工作對經濟基本面的先行性、基礎性支撐作用。從全球來看,為了促進經濟復蘇和穩定增長,發達經濟體正在積極推動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升級,新興經濟體正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全球範圍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正在推進,將保持對礦産資源的穩定需求。從我國看,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2015年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前景十分光明。尤其是正在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積極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新舊動能的轉化帶動了對能源和礦産資源的關聯需求。因此,在長期向好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地勘業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另一方面,要搶抓機遇,精準對接國家著力實施的重大地勘工程和自治區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從國家層面看,1月15日召開的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明確了2016年要全力抓好地質調查十大重點任務,依託、指導、支撐、服務“九大計劃、50項工程、300多個項目”。我們要對國家政策進行再學習再分析,吃透精神,主動適應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調局項目獲取方式變革,爭取更多項目落戶廣西。從自治區層面看,自治區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雙核驅動、綠色發展“四大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産業轉型升級和脫貧“三大攻堅戰”,自治區人民政府連續出臺穩增長政策,構建“14+10”現代産業新體系,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現代服務業,打好脫貧攻堅戰,推進兩路(鐵路、公路)、兩水(水運、水利)、兩電(核電、煤電)、兩保(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實施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建設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提升廣西旅遊品質、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等重大工程。我們要找準地礦工作在自治區重大戰略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主動作為,創新方法,努力為“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積極應對地勘主業下行壓力。緊扣自治區黨委、政府在礦産資源保障和地質技術服務方面需求,做好基礎地質、地質找礦、水工環地質和業務服務工作。2016年地質勘查預期目標:新發現大中型礦床2—3處,取得重要進展的礦區3—5處;基礎地質調查程度進一步提高。加快現有地勘項目實施,紮實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拓寬地勘服務領域,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強對外合作工作。

  二是保持地勘經濟平穩發展要堅持“兩點論”,辯證看待發展速度。一方面,要對經濟發展下行保持一定的容忍度,著力轉方式、調結構,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做到無水分、可持續;另一方面,要保持強烈的進取心,穩住基本面,培育新動能,有基礎有條件的單位要發展快一些,有潛力有後勁的單位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2016年地勘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實現經營收入增長6%左右,推動地勘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抓好重點工作推進,抓好全局基地開發項目的整體規劃工作,抓好全局礦業開發,加強地勘經濟形勢研判。此外,還要抓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及實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