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供給側改革 商務部門如何主動作為?

  • 發佈時間:2016-03-10 23:30:2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胡諜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承接産業轉移,形成一批優秀的供給主體。通過深化開放,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通過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場流通水準。通過發展多種流通形式,降低社會流通成本。通過維護和改善市場秩序,優化社會供給。

  供給側改革是今後一段時期中央關於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定位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那麼,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商務部門如何在供給側改革中主動作為?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學理論背景

  供給側改革並非新鮮事物,也並不複雜,但要準確把握供給側改革的內涵,還是需要了解一下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一般來説,關於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經濟學中主要有古典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兩派觀點,古典主義推崇政府不干預經濟運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凱恩斯主義則主張政府通過增加投資、增加政府購買支出等拉動內需,實現經濟增長。

  古典自由主義主張政府不干預經濟運作。古典自由主義認為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就能把經濟運轉好,主張政府不要干預經濟。西方經濟學就是從古典自由主義發展起來的。1776年,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經濟中存在“看不見的手”,能夠自動地健康運轉。他寫道:“每個人都在力圖……使其生産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説,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支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到的效果還大”。

  在此後兩百多年中,經濟學界一直是古典自由主義為主,薩伊就是代表之一。1803年,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生産者生産産品,獲得收入,然後就會去購買其他産品,即“一種産品的生産,會為其他産品開闢銷路”,可以引申為“供給能夠自動創造需求”,這就是大家常説的供給定律,也是現在供給側改革最早的理論背景。

  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通過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1929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大蕭條,人們發現,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也會失靈,完全依賴市場經濟、放任經濟自由運作是行不通的。於是凱恩斯主義應運而生,提出政府要調控經濟,通過刺激消費、增加投資和擴大出口來擴大內需,進而拉動經濟增長,這也是我們俗稱的“三駕馬車”。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成功使得凱恩斯主義大放異彩。此後很多國家通過增加政府財政赤字、超發貨幣來增加政府投資、鼓勵居民消費等拉動內需,短期內確實促進了經濟增長。

  主張政府少干預或不干預經濟的古典主義因“滯漲”重新興起。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國家出現“滯漲”,即政府財政赤字龐大,通貨膨脹加劇,人們實際收入下降,經濟增長停滯,靠政府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辦法開始失靈,主張政府不干預經濟的古典主義重新開始活躍起來,貨幣主義和供給學派就是這時期古典主義的典型代表。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主張讓經濟自由發展,強調政府不能讓貨幣成為經濟混亂的主要根源,而是要著力為經濟運作和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供給學派推崇薩伊定律,認為政府通過擴大貨幣供應量以降低利率來刺激投資、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的做法是無效的,因為當利率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凱恩斯陷阱”,即當利率降到一定程度以後,無論利率再怎樣降低,投資和消費也很難增加。政府應該通過減稅、減少政府開支來促進企業投資、改善供給,進而促進經濟增長,最終擴大政府稅收。著名的拉弗曲線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即政府降低稅率不僅不會減少稅收,反而會增加政府稅收。裏根總統對拉弗畫在宴會餐紙上的這根曲線深以為然,開始大幅削減開支和降低稅率,同時採納貨幣主義的政策主張、控制貨幣發行量來抑制通貨膨脹,效果不錯,美國經濟從滯漲的泥潭中解脫出來,實現了新一輪增長,“裏根新政”由此産生。

  當代宏觀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和市場二者缺一不可。此後的宏觀經濟學領域又陸續出現了新凱恩斯主義、新古典主義等代表學派。實際上,不管是新凱恩斯主義還是新古典主義,都認為要實現經濟長期健康運作,政府和市場二者缺一不可,因為市場和政府各有其優點和“失靈”的領域,需要將二者結合起來。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取決於一國生産商品和勞務的能力,內需刺激政策長期來看是無效的;但短期內,政府增加貨幣供給等擴大內需的政策確實能夠拉動經濟增長。

  過去30多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以擴大內需為主。過去30年,我們國家通過積極擴大出口、增加社會投資和拉動居民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其遵循的就是凱恩斯主義通過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原理,也就是大家常説的需求側改革。需求側改革在過去30年中確實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由於供給側的改革和發展未能跟上需求的變化,供給逐漸不適應需求的變化,産能過剩,內需不足這些問題就逐漸出現,經濟增長就放緩。這個時候就需要推動供給改革,通過改善供給來更好地適應需求變化,使供給和需求在新的更高水準上實現平衡,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商務部門可以做些什麼

  簡單來説,筆者認為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從供給端入手,通過改革優化社會供給,形成適合社會需求的供給産生機制,讓供給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從而形成供給、需求的良性迴圈,從而實現經濟健康快速增長。事實上,當前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但即便如此,要實現經濟長期的健康發展,政府和市場二者缺一不可,在供給側改革中,政府同樣大有作為。但是,政府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建立和完善制度、營造好的經濟環境上,而決不能代替企業決策,干擾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轉。作為商務部門,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承接産業轉移,形成一批優秀的供給主體。企業是社會供給的主體,優良的社會供給只有依靠能充分適應市場競爭的優秀企業群體,因此,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了解並適應社會需求、有能力産生優良社會供給的企業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大力發展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的加工貿易,積極承接先進生産力轉移,帶動廣西産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擁有先進生産力的優秀企業,推動産生源源不斷的、適合社會需求的社會供給,正是商務部門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通過深化開放,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通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供給優化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商務部門在通過深化開放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方面可以大有作為。深化和擴大開放既是當前經濟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廣西深化對外開放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中央推進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廣西有望成為首批試點地區;北部灣自由貿易實驗區有望在今年獲批,與港澳CEPA簽署,時隔13年再次召開全區開放發展大會等都將推進廣西新一輪深化開放的熱潮。商務部門作為開放部門,應抓住機遇,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通過建設北部灣自由貿易實驗區、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等,積極推進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簡政放權,簡化行政審批,著力破除各類市場壁壘,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生産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通過開放倒逼政府行政改革,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依靠市場機制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優化供給。

  通過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場流通水準。生産的産品再好,流通不暢也不行,“酒好也怕巷子深”。流通連著供給和需求,只有搞活流通,才能使供給和需求形成良性互動。商務部門通過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場流通水準,正是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百色、崇左至北京的果蔬冷鏈專列開通,建設和壯大南寧華南城、憑祥紅木大市場、欽州中國-東盟農産品市場、玉林中藥材市場等大型專業市場,發展服務業集聚區等都是有助於搞活社會流通,改善供給,拉動消費。下一步,我們要將進一步加強內貿流通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豐富市場結算、展示、回收等功能,提升市場專業化和綜合化水準,推動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積極建設物流配送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倉儲配送中心等,進一步夯實全區流通基礎,提升全區流通化水準。

  通過發展多種流通形式,降低社會流通成本。降低社會流通成本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商務部門通過積極發展多種流通方式,搞活社會流通,降低社會流通成本。一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居民休閒、娛樂、旅遊等生活服務領域電子商務應用。推動商務領域大數據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建設。二是提升物流專業化水準,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共同配送物流等,提升廣西物流配送集約化、標準化水準。引導和幫助物流企業了解和爭取相關優惠政策,支援商貿物流園區、倉儲企業轉型升級。三是積極發展直營連鎖。以電子商務、資訊化和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直營連鎖,支援連鎖企業建設直採基地和資訊系統,引導便利店等業態進社區、進農村。

  通過維護和改善市場秩序,優化社會供給。只有在秩序穩定、競爭有序的好的市場環境中,才能持續産生優良的、適合社會需求的社會供給。商務部門通過加強市場監管,開展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加強商務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可追溯體系試點建設工作等,維護和形成好的市場秩序。打破清理地區封鎖,促進生産要素和商品自由流通。穩定生豬、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儲備,完善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産資料、重點流通企業等市場預警體系,並定期會商,及時發佈市場資訊,引導生産。建設廣西商務雲平臺,利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運作的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這些都是商務部門打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參與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工作舉措。

  綜上所述,以上幾點是筆者認為商務部門參與供給側的幾個工作方面。但商務部門供給側改革並不局限於此,比如品牌建設、開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廣西特産行銷全國”等等都有助於推動優化供給,都是供給側改革的工作舉措。總之,商務部門不僅在擴大內需方面舉足輕重,在供給側改革中同樣大有作為。

  (作者單位:廣西商務廳綜合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