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海洋預報領域的執著探索者
- 發佈時間:2016-03-07 05:34: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世界各國高度重視海洋權益,美、歐等國都將海洋研究和建設從近岸、近海擴展到全球大洋。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對深入研究海洋學預報系統意義深遠。”對於即將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十三五”規劃,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王輝提出了自己的期許,作為海洋預報領域的專家,他和他的團隊研發的首個全球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榮獲2015年度海洋科學技術一等獎。
近日,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印發《海洋數值預報業務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全國海洋數值預報業務體系科學佈局的目標,成為“十三五”時期海洋事業發展的亮點。
事實上,海洋預報在國防安全、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防災減災、海上重大活動、海洋權益維護、軍事和國防的安全等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的研發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世界各國都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權益,我國同樣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我們的使命就是‘國家的利益延伸到哪,海洋環境預報保障能力就覆蓋到哪’,因此,建設我國全球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就成為海洋預報工作的重中之重。”王輝説。
近年來,王輝主持並完成了多項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研究工作,出版論著3部,譯著3部,先後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Fisheries Oceanography》、《Ocean Dynamic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海洋學報》、《海洋與湖沼》、《科學通報》、《自然科學進展》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有26篇刊發在國際SCI(SCIE)檢索刊物上。
2013年10月,王輝領導的科研團隊通過“十二五”攻關,建成首個全球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使我國的海洋環境預報實現了由傳統以人工分析為主的經驗預報,向以數值預報為核心、人工分析和經驗預報等多種方法綜合應用的預報的變革。
談到該系統的技術創新點,“首次”是王輝在言語中頻頻使用的詞語:“國內首次構建了‘全球-大洋-近海’三級嵌套的海洋環境數值預報體系,實現了全球海域範圍內從百公里級到公里級空間解析度的一體化預報業務全覆蓋,實現了多尺度、多要素、整合化的海洋環境數值預報業務化應用;首次研發了全球範圍的多源海洋觀測資料融合數據集,實現了全球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的資料同化業務化應用。
“而且,我們還在全球業務化海洋學預報關鍵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海氣交換通量、涌浪傳播耗散及極地海冰反照率等模式關鍵物理過程參數化方案研製和改進;二階上游非振蕩(UNO)對流數值演算法的開發以及全球多重網格海浪模式、無結構網格潮汐模式等構建;採用球面坐標係和直角立方體坐標係以多尺度、時空結合的方式進行多預報要素的時空四維顯示,實現虛擬現實技術與海洋預報的有效結合等。”王輝的驕傲之情溢於言表,開口就是一長串的專業術語。
在科研攻關中,王輝始終秉持一絲不茍和勤勤懇懇的態度。憑藉紮實而深厚的專業積累,結合學科發展前沿,王輝帶領團隊進行不斷地驗證、實驗、總結,通過引進開發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在國內首次構建了覆蓋全球大洋到中國海的綜合性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真正形成了跨學科、多層次的交叉融合。
建立了我國海洋預報領域首個全球海面風場數值預報子系統,並投入業務化運作;建立了全球海浪數值預報子系統、全球海洋環流預報子系統、全球潮汐潮流數值預報子系統、我國首個業務化運作的印度洋海域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系統等一批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技術系統,其中多個系統填補了國內海洋預報領域的部分技術空白。
王輝説:“業務化海洋學預報系統是我國海洋預報系統全面進步的重要里程碑。特別是在一些海洋重大問題的應對當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舉例説, “雪龍號”極地遇險脫困預報保障、馬航MH370失聯飛機搜救預報保障、“蛟龍號”多次深潛海試預報保障、“亞丁灣護航”多年預報保障、日本福島“311”地震海嘯核泄漏影響評估工作、西沙珊瑚島漁船失事人員搜救保障等重大事件的預報保障任務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們要以不斷創新的精神攻堅克難,為廣大沿海漁民,海上生産單位、沿海的老百姓,還有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更精準、更有效的服務。”王輝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