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水電四局:科技創新之輪驅動企業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3-07 05:34: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進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水電四局),能感受到這家成立60餘年的老國企處處煥發著生機與活力。“科技創新”早已融入企業骨髓,根基深厚。這家伴隨著我國第一座百萬級千萬水電站——黃河劉家峽水電站興建而誕生的企業,自1958年10月成立以來,經歷了轉型突破,始終砥礪前行。在企業決策層的心裏,“科技興企”一直是公司頂層設計的關鍵詞。

  聽企業管理者談起60餘年的發展歷程,就可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巨大的驅動力量。這家年産值過百億元的大型國有企業,已躋身世界500強企業,曾先後斬獲近兩百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科技成果總量在同類型、同規模企業中位於前列,擁有39項國際領先、先進水準,國內領先、先進水準技術成果,獲得90項國家專利,具有混凝土築壩、機電安裝、風電設備製造等13項核心技術,承建的眾多工程捧得“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等國家和行業重要獎項。

  “推動中國水電四局進步和變化的巨大引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 中國水電四局黨委書記席浩説。

  科技興企,科技先行

  水電施工領域是國家較早告別計劃經濟的一個行業,上世紀90年代初,傳統水電施工企業開始步入市場經濟大潮。大門敞開後,除了傳統的水電企業,一些原行業外的企業也擠了進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席浩曾長期擔任公司的總工程師,是公司眾多技術攻關的帶頭人,他敏銳地意識到,企業要想生存,必須要在“科技興企”戰略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科技先行”。在他的主持下,公司開始全面實施了一系列強化科技研究的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夯實基礎。以“技術先行”為指導,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科技創新的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對科技工作的管理,夯實各項基礎。公司的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兩級工程技術研究機構不斷增強。

  依託工程項目,科技攻關。作為新中國第一批水電能源建設的先行者,中國水電四局依託所承建的大型水電工程項目,在水電施工領域創造出了眾多代表世界領先或先進技術水準的科技成果,特別是在百米以上各類大壩建設、高海拔寒冷環境下混凝土施工、高水頭大容量水輪機組安裝、超大型金屬結構制安、大跨度各類纜機安裝運作、大斷面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洞室開挖、高邊坡開挖、大噸位岩錨等領域優勢明顯。公司科研團隊緊緊瞄準傳統水利水電行業前沿技術和重大技術問題,促進掌握核心技術與提高系統整合運用能力相結合,有力地實現了公司技術升級和科技創效目標。

  塑造科技團隊,致力長遠。中國水電四局著力打造企業科研團隊。倡導“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理念,制定科技成果獎勵辦法,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工程技術研究。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每年從各大院校引進數百名技術人才,為各領域施工和科研提供新鮮血液。並積極通過送出學習、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進行科研攻關等手段,大力培養高技術人才。

  科學技術是企業轉型的核心動力

  進入21世紀,水電施工企業再度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國內水電開發進入“後水電時代”,僧多粥少的嚴峻現實再一次考驗企業決策者的智慧,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從2002年開始,中國水電四局在産業格局中,開始跳出水電一元化結構,大舉進入水利工程、公路、鐵路、地鐵、市政、房建、新能源等基礎設施領域,開啟産業多元化發展時代;在市場佈局上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形成國內、國外“雙向拓展”格局。

  為適應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中國水電四局開始重整企業科技資源。2007年,成立企業技術中心,成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公司國家級技術中心的分中心,並被青海省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為在更高層次取得技術突破,獲得競爭優勢,公司積極引進“外腦”,強調合作共贏,不斷提升企業科技水準。2013年,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中國水電四局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同時,近年來,中國水電四局與多所高校及行業單位展開科研合作。其中,為破解深圳地鐵施工技術難題,與浙江大學合作開展了《繁華商業區安全文明施工及商業氛圍可持續專項研究》《上跨地鐵運營線的淺覆土大斷面小間距頂管近接施工變形機理研究》《繁華商業區超大規模地下空間工程關鍵技術研究》;為攻克海上風電製造安裝技術“瓶頸”,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如東新能源有限公司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合作開展了《海上風電(潮間帶)綜合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為突破世界級高拱壩施工技術難點,與中國水電八局、中國水電十四局、清華大學合作開展了《高拱壩關鍵施工技術研究》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促進了雙方科研水準的提升。

  依靠科技研究,中國水電四局在實踐中,成功破解了諸多具有世界級挑戰難度的技術難題,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代表世界領先水準的京滬高速鐵路施工中,中國水電四局所承建大汶河特大橋管段為結構複雜的灰岩地質,鑽孔樁施工效率特別低。針對這一難題,工程技術人員根據水電施工中基礎灌漿工藝,摸索出了“預鑽”工藝,使成孔效率提高了20倍,被鐵路建設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預鑽”“工藝成功解決了困擾鐵路施工的歷史性技術難題。

  在具有世界技術難題挑戰的南水北調沙河渡槽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充分借鑒高鐵施工經驗,開創了1200噸大噸位提、運、架機械一體化施工在我國水利行業施工先河,整體技術被專家組評定為具有國際領先水準。

  在安哥拉紹裏木機場跑道修復工程中,工程技術人員首創歐共體(CEN)級配標準與國內AC-20、AC-25級配標準對比試驗研究,專家組認為“在歐中雙標準應用中實現了合二為一,總結出了一套完整且能夠在類似地區應用附合歐共體標準的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為我國的瀝青混凝土施工走向國際市場開闢了一條成功道路。”

  十年礪劍,中國水電四局在大型渡槽的施工及提運架技術、高速鐵路、城市地鐵、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工程測繪等領域也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品牌優勢。依靠在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企業已經成功轉型,實現“二次創業”,開創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同步協調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走上了經濟規模化、經營國際化、生産專業化,産業多元化的健康發展之路。

  科技引擎驅動未來發展

  近年來,中國水電四局的經營産值、市場行銷、固定資産均突破百億元大關,穩居世界500強“中國電建航母的旗艦單位,連獲“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電力建設優秀施工企業”等國家和行業榮譽稱號。席浩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科技的貢獻率要超過60%。”

  通過“科技興企、科技先行”戰略的實施,中國水電四局逐步從行業規範的執行者向規範的制定者轉變,先後主持或參與編寫了電力行業規範、規程15部。其中,參與制定的《風電塔架製造安裝檢驗驗收規範》填補了我國風電塔架製造安裝檢驗驗收規範的空白。組織編譯的中國電力行業英文標準《水電水利工程邊坡施工技術規範》《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範》也即將出版。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水電四局重新定位了“科技興企”戰略:以公司技術中心建設為重點,創新科技體制與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推進公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為加快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質效益型企業服務,為奮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新的力量。

  席浩介紹:“當前,我們科技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是建立科學合理的企業科技創新體系,保持傳統主業水利水電行業工程建設的領先水準,系統掌握非水電基礎設施領域重點行業先進技術,在其他非水電基礎設施領域專業實現技術儲備,保持水利水電傳統主業的先進企業地位,努力成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的主力軍。”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水電四局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提出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讓科技創新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新常態、主引擎。力爭到2020年,在企業內部培育一批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利潤額超過3億元的成長性分局或支柱産業,把中國水電四局打造成為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利潤額超過30億元的中國電建集團品質效益型一流企業。

  公司總經理高建民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是根本,我們將一如既往加大工作力度,讓科技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