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央行副行長“心裏有底”

  • 發佈時間:2016-03-06 20: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曾鼐)股市、匯市波動,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是否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6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的綜合國力有抗風險能力,對於系統性風險的管控,“心裏是有底的”。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北京代表團當天舉行全體會議。陳雨露會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經濟處於下行週期,中國也正在進行去産能、去杠桿等結構性改革,各種複雜因素疊加,增大了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

  但他表示,中國有自己的優勢,有能力管控系統性金融風險。他説,不僅不希望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也不能讓金融風險的積聚影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系統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的整個系統,因外部因素的衝擊或內部因素的牽連而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倖免,從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陳雨露表示,在金融創新過程中,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影子銀行業務等新業態發展,也存在一定風險隱患。他説,今年將開展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專項整治,秉持公平競爭、穿透式監管、保護消費者利益等原則,識別風險點。

  針對“人民幣國際化”,當天他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SDR),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目前與世界其他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佔份額仍然較小。據介紹,綜合計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約佔56%的份額,歐元佔24%,人民幣只有3.5%。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重道遠、甚至是艱苦卓絕的”,陳雨露説。

  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最根本在於綜合國力的提升,特別是未來實體經濟的競爭力。他舉例説,歷史上英國、美國分別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實現經濟起飛,使得英鎊和美元成為國際主導貨幣。

  “供給側的深入改革,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他認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提升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穩定基礎。(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