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者怎麼變成了演説家

  • 發佈時間:2016-03-06 05:31: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中國有八千多支基金在尋找投資機會,此後短短幾個月突破了一萬家。問題是‘狼多肉少’——成千上萬的基金,哪有那麼多創新項目?”全國兩會前,前華為副總裁、賽伯樂投資集團高級合夥人張俊,向科技日報記者拋出了這樣一個困惑。

  3月5日,小米科技始創人雷軍代表在回答科技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覺得,好項目永遠都是很少的,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在他看來,“狼多肉少”考驗的是狼,“我們做投資更看中人而非項目。”前不久,雷軍20萬元投資的和創科技掛牌新三板。這讓他的投資翻了270倍。

  一年多前,開始做天使投資的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覺得錢多是好事,這意味著創業者有好項目,隨時可以拿到支援,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如果創業項目多、基金少的話,很多好項目就會因為拿不到錢而死掉。”

  在張俊看來,“狼多肉少”也導致了一個現象,“很多創業者,迎合投資人的喜好,甚至放棄了商業計劃書的本質——産品。他們更擅長在政府和投資人面前做口若懸河的演説家。”

  投資人如何避免“被忽悠”?雷軍認為,投資應該保持專注,“大家都知道,我們有一個原則,不熟不投,投熟人、熟人的熟人。看人主是看能力,背景,可信任程度。”

  在俞敏洪看來,“判斷一個項目和人,就要看投資者有沒有眼光了。演説和商業模式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洪泰投資項目,歷來是項目和人結合起來一起看。”(科技日報北京3月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