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朱光耀回應穆迪調降中國信用評級:穆迪做法沒有遠見

  • 發佈時間:2016-03-05 06: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齊 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中國經濟成為最大焦點,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也因此備受關注。4日10點20分,昆泰賓館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起身離開會場,記者抓住時機立刻圍了上去。

  “供給側改革中的減稅清費您怎麼看?會不會帶來財政赤字?”

  朱光耀委員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了2016年中國經濟的主要基調: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大供給側改革的力度,提高供給的品質和效率,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減稅清費是重要舉措之一。

  關於財政赤字問題。朱光耀委員胸有成竹,“在財政收入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加大減稅清費力度,在可以預見的短時期內,是會增加財政不平衡。我們要增大財政政策力度,階段性適當增加財政赤字。但是結構改革對中長期而言,是增加中國經濟動能,推動中國經濟新興業態的發展,是增加財政收入的,將使經濟持續沿著健康軌道發展”。

  針對近期穆迪調降中國信用評級的問題,朱光耀委員表示:“我們認為穆迪這種做法是沒有遠見的,將來實踐會證明其是錯誤的。”

  朱光耀委員表示,穆迪是當前世界的重要評級機構,但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評級機構的信譽已經大打折扣。其實,在亞洲金融危機時,他們的信譽就已受到了全球質疑。因為他們在一天之內,下調了南韓的信用級別11個檔次,説明此前他的評級是錯誤的,沒有預見到實際情況,反映的也不是真實情況,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對評級機構的質疑更加強烈。

  值得注意的是,G20已經明確,各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不能再將評級機構的判斷嵌入本國的金融監管內容。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變革,説明一些評級機構的信譽受到了廣泛質疑。朱光耀委員認為,現在穆迪和標普等機構仍然主導著世界評級業務,有必要“去意識形態化”。也就是説,不能用西方人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

  對於穆迪調降中國信用評級是否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朱光耀委員表示:“世界對評級機構的重視程度已經大大改變了,評級機構自身應該通過其專業性和客觀性來恢復信譽和影響力。”(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