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堅持共用發展 全面提高教育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3-05 03:31: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江東洲

  全面提高教育品質是實現共用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堅持共用發展”,“提高教育品質”,這是我們黨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為“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海南如何以更大的力度促公平、調結構、推改革、提品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建設國際旅遊島,實現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海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曹獻坤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南將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自覺把提高品質作為海南省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推動海南教育“十三五”取得更大突破,讓全省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為奪取海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促公平 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記者: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會公平。要實現教育公平,就要使學生不受家庭經濟條件和個人自然狀況等因素影響,通過個人的努力接受相應的教育,追求個人的人生夢想,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海南省如何實現教育公平?

  曹獻坤:現代化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全省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海南省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過去的五年,我們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致力於補短板、促均衡,在實現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促進教育公平”,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加以落實:一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按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的指導思想,以實施“全面改薄”工程為龍頭,統籌安排相關建設項目和資金,科學規劃、調整義務教育學校佈局結構,優化數量和規模,嚴格按標準控制中小學班額,大力改善包括村小學和教學點在內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力爭所有學校達到省定基本辦學條件標準,全部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二是實現更高水準的普及教育。《建議》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十三五”,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啟動新建、擴改建一批高中學校,實施特色示範普通高中和特色示範項目建設,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優質高中,爭取新增1.6萬個左右的高中學位,從根本上解決海南省普通高中學位不足的問題,力爭到2020年,每個市縣至少建成一所“省一級學校”,全省達到30所以上,“省一級甲等學校”達到10所以上。學前教育方面,我們將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規劃和本地區教育專項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思想,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規模,持續推進公辦學前教育機構建設,新建或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兒園,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有園上、上好園,經過幾年的努力,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數達到在園幼兒總數的30%,構建起全覆蓋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特殊教育方面,在現有7所特殊教育學校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瓊海、萬寧、東方、陵水4個市縣加快建設特殊教育學校,保障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三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在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政府促進教育公平的主體責任,完善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學生實施免學雜費、免教材費、免住宿費和補助生活費政策,特別是要提高資助政策的精準度,健全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保障機制,確保國家資助政策的各項措施有效落實到每個需要幫扶的學生身上,做到公平公正、清廉有效,保障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以及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同樣受到好的教育。同時,無論在教育資源、師資的配置上還是在教育投入方面,都要加大向邊遠貧困地區的傾斜,關心並不斷改善這些地區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等待遇,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務求“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調結構 著力優化教育結構體系

  記者:教育結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我國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深層問題,需要深入問診,更要對症下藥。海南如何以協調發展優化教育結構,解決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曹獻坤:現代化的教育應當有合理的結構體系。習總書記強調,要更好支援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建立人才培養的協調機制,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具體到海南來講,“十三五”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來優化:一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主動適應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加快職業院校走內涵式、特色化的轉型發展路子,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在國內有影響力的職業院校。實施職業教育重點特色專業建設工程,深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改革,推進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有效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逐步形成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産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二是優化學科專業佈局和人才培養機制。更加精準地面向社會需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明確辦學定位、凝練辦學特色、轉變辦學方式,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大力支援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擴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加快海口桂林洋、三亞荔枝溝兩個省級教育科技園區建設,努力打造3—5個國家一流學科(群),大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切實增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三是全面提升高校創新創業能力。堅持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為導向,使若干高校達到或接近國內一流水準,提升海南省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加快建立高校分類設置、分類撥款和分類評估制度,形成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的長效機制。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支援高校參與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辦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推改革 著力增強教育發展活力

  記者:改革創新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的動力所在。海南如何通過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破除制約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曹獻坤:推進海南教育現代化,必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十三五”是海南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將從五個方面深化教育改革:一是落實並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二是啟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選擇一個市縣啟動縣域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選擇1—2所進行綜合改革試點,統籌人才培養模式、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方面推進綜合改革,形成可示範、可複製的經驗,力爭在2020年之前全省推廣。三是創新教育督導機制。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建立政府評價、學校自主評價、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教育評價制度,引導社會參與監督學校管理和改革,構建起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係。四是加快實施依法治教。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辦學,健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全面推動章程建設,健全現代教育治理體系。五是擴大教育開放。借助“一帶一路”和國際旅遊島戰略深入實施的重大機遇,牢固樹立開放辦教育的理念,堅持國內外一切辦學資源為我所用,積極構建教育開放平臺,不斷豐富教育開放內涵,創新教育對外交流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合作與交流,辦一批有品質、高水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高海南省教育開放水準。

  提品質 著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記者:使人民享受到高品質的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教育品質、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成為我國教育發展亟待破解的難題。對於海南來説,在全面提高教育品質方面要採取哪些舉措?

  曹獻坤:只有不斷提高教育品質,實現“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的目標,才能促進海南省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為海南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十三五”我們將突出抓好四個方面: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於學生健康成長這個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適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的需求,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真正落實到教材課堂中,落實到文化育人中,落實到實踐活動中,落實到政策制度中,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教育全過程。二是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品質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成長,維護教師權益,吸引、鼓勵、支援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完善義務教育教師“國標、省考、縣管、校聘”的教師資格準入與管理體制,深化中小學校長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市縣教師編制動態管理,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教師正常流動。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典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廣大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讓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繼續實施“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和培養工程,統籌抓好“國培計劃”、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國家級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等師資培訓建設項目,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三是推進教育資訊化。以建設“全國教育裝備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全國教育資訊化試點省”為契機,加大教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省教育管理資訊系統,構建利用資訊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提升海南省教育資訊化水準。四是支援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特別是要支援引進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