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芯”——訪中科院“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
- 發佈時間:2016-03-02 10: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題:“我的中國芯”——訪中科院“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
中新社記者 張素
“龍芯在衛星上工作狀態良好。”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龍芯”首席科學家、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先報喜訊。
2016年2月1日,新一代北斗導航“關鍵衛星”成功發射。衛星採用了具有抗輻照能力的“龍芯”中央處理器(CPU)。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章立生説,從2006年開展抗輻照晶片的預先研究項目至今,已掌握抗輻照加固技術並實現産業化。
這並非“龍芯”首次上天。2015年3月31日成功發射的第16顆北斗衛星首次使用“中國芯”。專家指出,與國際上能買來的晶片與“龍芯”的處理能力及可靠性持平。
看似僅是元器件實現國産化,但此舉打破國際禁運封鎖,又保障了星上軟體及其供應鏈安全。章立生説,與國際同類産品的價格相差一個數量級的“龍芯”抗輻照晶片日益得到用戶的青睞。
當前中國每年進口晶片花費2000多億美元,晶片已超過石油等大宗商品類別,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2014年出臺的《國家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以及隨後建立的138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和近1400億元的地方基金,就是要解決中國“晶片之痛”。
“龍芯的定位有兩條,一條是保障國家安全,一條是支援産業發展。”胡偉武説。
事實上,早在本世紀初,一些有識之士就已感受到來自市場和國家安全的雙重需要提出“中國芯”。2001年,龍芯團隊應運而生。時年33歲的胡偉武帶著幾十名年輕人,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攻克首枚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通用高性能處理器晶片。
一次次研發出指標性能高的産品,“龍芯”被推上中國CPU代表的位置。但在耀眼光環之下,産業化難題的“陰影”越拉越長。涉嫌專利侵權的“龍芯”又被其他國産晶片造假事件裹挾,一時間銷聲匿跡。
“過去判斷技術是否先進的標準是看跟美國人跟得緊不緊,現在是看跟應用跟得緊不緊。”回顧往事,胡偉武坦言走了很多彎路,所幸已摸索出另一條路,“不僅是做CPU,而是建立生態體系”。
2010年至今,“龍芯”CPU已形成三個産品系列,分別是定位在高端市場、應用在PC和伺服器的3號系列,定位於低端市場、應用在終端和工控的2號系列,以及面向行業應用市場並結合需求進行定制的1號系列。
與此同時,他們開展與曙光推出基於龍芯CPU的“龍騰伺服器”,與東軟集團、浪潮、同方等國內軟硬體企業合作研發等項目,基於“龍芯”的技術開發者已達到上萬人。對市場的深耕細作也得到回饋,2015年公司總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銷售增長率繼續保持50%以上的增長。
扭虧為盈,胡偉武説“有了一點信心”。面對記者,他並不諱談目標,“到2020年成為行業型的CPU龍頭企業,在重要行業中支撐産業發展”。
想要實現這一目標,胡偉武認為重要的在於“自主創新”,要打通晶片産業的技術鏈,接下來將致力於晶片平臺一體化工作,開墾國家基礎軟硬體的“荒地”。
他也談到抗輻照晶片的最新規劃,除了不斷改進目前正在衛星上使用的低端産品,將在2016年拿出中端産品的生産流片,爭取在“十三五”後期推出高端産品樣品。
對於時下看似熱鬧的中國晶片産業,胡偉武也直言擔憂,“中國晶片産業缺乏軟體、生態,大家都是‘上一代掙錢後養下一代’,想要直接投資出一條先進生産線是不現實的”。這份“欲速則不達”的體會,恰是“龍芯”歷經波折後的收穫。
“成功路還遠,江山守更難。”胡偉武及其團隊把這句話奉為圭臬。面對外界非議,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就是一顆“中國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