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華紫光:"國際驅動+自主創新"雙輪打造"中國芯"

  • 發佈時間:2016-02-28 08:27: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鄧暉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連續收購納斯達克上市的展訊和銳迪科公司、並購惠普旗下華三通信、英特爾主動入股……2013年以來,作為積體電路和移動互聯領域的巨頭企業之一,清華紫光集團接連在業界掀起波瀾。在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推進戰略引導下,紫光集團以“國際並購+自主創新”為雙輪驅動,連續完成三次國際並購和一次外資入股,一舉躍升為世界第三大手機晶片設計企業,並引領著我國晶片産業上演從小到大、由弱到強。

  這是一次完美的“彎道超車”,也是紫光“掌門人”趙偉國眼中高校企業應有的責任擔當——做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集團:“在全世界,大學辦企業是中國的特殊現象。為什麼?因為‘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高校企業的主要使命就是做發展中國的高科技産業。”

  正是在如此定位下,紫光集團確定了“國際驅動+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傳統模式下,高校企業就是學校用科研成果去逐步孵化,這也是正確的,也産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和項目。但在今天,企業如果完全按照原有模式發展,速度太慢,可能無法滿足國家和社會在某些戰略方面的需求。”趙偉國如此解剖紫光戰略:“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必須經過市場的檢驗,當前晶片産業,每個細分領域都被國際上的幾家公司壟斷。如果現在從頭開始搞基礎技術研發和孵化,一是所需時間過於漫長,與中國和全球市場的快速發展需求不符;二是在晶片行業國際巨頭過於強大,我們很容易在創新初期就被巨頭擠垮。因此,最好的發展方式就是‘國際並購+自主創新’,在國際並購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創新,利用國際並購先讓自己強大起來,有了平等的話語權後,再與國際巨頭在股權合作的基礎上搞自主創新,這樣會容易很多。”

  事實佐證了趙偉國的判斷。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紫光用於晶片領域並購的資金總額已經突破了120億美元。2015年,紫光集團預計達成銷售收入520億元,資産總額1000億元,凈資産400億元,稅後利潤總額40億元。

  “彎道超車”已然實現。下一步,紫光集團又會向何處發力?

  趙偉國透露,下一步,在繼續發展行動通訊晶片的同時,紫光集團將重點投向資訊存儲晶片和記憶體領域,全面實現“從芯到雲”的産業生態佈局,掌握資訊安全完整産業鏈中最先進最核心的技術,從而推動國家“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一系列資訊化發展戰略:“這個意義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産品創新或智慧財産權,更是國家重大的基礎産業。”

  (本報記者 鄧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