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芯國際:半導體龍頭助力“中國芯”崛起

  • 發佈時間:2016-02-24 16:56: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高少華、葉健)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製造國和市場。雖然,作為手機最核心部件的晶片,特別是最具盈利能力的中高端晶片,始終掌握在少數海外企業手中,但值得欣慰的是,依託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小步快走的加速度,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半導體製造巨頭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代表中國半導體行業崛起的一隻領頭羊。

  打造中國內地最大積體電路晶圓製造企業

  積體電路産業總體上分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大部分。其中在製造環節,外資跨國公司一直佔據領先地位,十多年前,中國內地在這一領域可謂一片空白。

  2000年4月,中芯國際在上海成立,這也是中國內地首家積體電路晶圓代工企業。當年8月,中芯國際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開始正式打樁,為中國積體電路産業寫下新的一頁。

  成立16年來,中芯國際不斷進取,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投資建廠,進行産業佈局,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28奈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憑藉先進工藝和産能實力,目前,中芯國際已成為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積體電路代工企業,世界排名第四。

  “中芯國際縮小了中國晶圓製造與世界差距。”中芯國際CEO邱慈雲表示,中芯國際的建成與發展極大促進了中國晶圓製造工藝技術提高,支援了國內積體電路設計公司的發展,中國IC設計業能夠取得現今的良好成績,中芯國際也在其中有著貢獻。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也積極帶動産業鏈上下游的技術發展。自成立以來,中芯國際大力扶持上下游企業,發揮産業聚集效應。以上游設備業為例,中芯國際倡導使用國內廠商的設備,隨著企業的工藝不斷演進,設備廠的技術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與全球巨頭同臺競技先進工藝

  積體電路産業被視為全球高精尖技術的大比拼。要想在全球競爭中勝出,企業必須不斷追趕先進技術工藝,只有擁有領先的技術工藝,才能在全球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和話語權。

  迄今為止,中芯國際已經引入了6代工藝技術,分別是0.18um、0.13um、90nm、65/55nm、40nm以及28nm。中芯國際成立之初,中國內地的製造工藝仍在1微米到0.8微米之間,而中芯國際投入之始就是0.18微米工藝,將工藝節點一下子提前了幾個世代。

  現在,中芯國際還是中國內地首個能夠為海外及國內客戶提供完整的28nm製程服務的純晶圓代工企業。此外,對於更先進的14奈米工藝製程,企業也一直在持續開發。

  近日,中芯國際與大唐電信旗下聯芯科技共同宣佈,中芯國際28奈米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HKMG)製程已成功流片,基於此平臺,聯芯科技推出適用於智慧手機等領域的28奈米SoC晶片,目前已通過驗證,準備進入量産階段。該晶片的面世將推動搭載“中國芯”的智慧手機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據邱慈雲介紹,中芯國際28奈米技術已經開始在201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有少量的收入貢獻。公司目標是在2016年第四季度達到百分之十的收入貢獻。

  聯合創新實現産業鏈上下游合作

  獨木不成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半導體産業鏈道阻且長,作為半導體製造巨頭,也必須要協同其他同行共同推進。

  記者了解到,中芯國際不斷聯合下游用戶展開密切合作,合力打造“中國自主品牌”。比如,創維、海信等自主品牌已經採用了“海思”在中芯製造的智慧電視晶片,改變了中國電視缺芯的現狀;基於中芯製造的55奈米低功耗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平臺,華大電子也推出中國第一顆55奈米智慧卡晶片,目前該産品已經成功導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部分海外運營商,實現批量生産和供貨。

  除了下游用戶之外,上游的研發能力也同樣重要。為此,中芯國際除了加強自主研發之外,也同時借力外腦。

  此前,中芯國際成立了“積體電路先導技術研究所”,充分整合大學院校資源,將碎片化的國內積體電路産業鏈化零為整,打破我國IC研發資源分散、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的局面,力推能聯動設備廠商、材料供應商、代工廠、設計公司及科研機構的公共平臺,並以此為依託加強與國際交流合作,促進我國IC産業發展。

  此外,中芯國際還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微系統研究所等單位發起組建的“中芯聯合實驗室”,在政府項目、産業鏈合作、人才培養、專利和技術共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芯,用自己的實踐再一次詮釋著:作為技術驅動型的行業,只有在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在市場上攻堅克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