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人,到南繁去!
- 發佈時間:2016-02-29 08:30:4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娜
海南,在成為冬季熱門的旅遊聖地之前,它就已經是種業人心中的“育種聖地”;在處處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南國風情背後,種業人眼裏看到的是難得的溫光資源、冬季可以成熟一季的氣候條件;在星級酒店林立、海鮮盛宴遍佈的度假氛圍裏,種業人吃住在南繁基地的,遠離家人一待就是幾個月。
一年又一年,南繁這片熱土吸引著育種人候鳥一樣來來回回。這片遠離內陸的海島一年四季萬物生長,特別是冬季,內陸地區冰雪覆蓋時,這裡仍然能成熟一季作物。一年就多加出一季,聽上去好像沒什麼了不起,但科研是一環扣一環不容中斷的,特別是露天進行的農業科研,不比工業實驗室一年365天都可以用,到了冬季作物沒法再種,要中斷幾個月,對育種人來説真是心癢難耐。所幸,我們有南繁,也正是因為如此,南繁成了一代又一代育種人心裏的“育種聖地”。
在南繁農田裏,你能見到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種業界大腕。袁隆平80多歲高齡,仍然經常到南繁基地,和科研人員一塊下田,他説:“雜交水稻一半功勞歸南繁。”李登海每年都是海南南濱農場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育種人,在南繁播一季玉米,收了正好趕上回山東夏播,幾乎是無縫對接。也許這正是袁隆平之所以成為袁隆平,李登海之所以成為李登海最本質的原因吧。
在南繁農田裏,你能看到一些年輕的育種人。像去年春節,筆者在南繁基地見到的王闖,才剛剛畢業,到單位報到沒多久就到了南繁,已經待了3個月,春節期間又主動留守,沒有回家過年。對年輕人來説,南繁雖苦,卻是快速成長的好路子。3個月時間,在研究所也許還在熟悉情況階段,而在南繁,跟蹤一個作物週期,一切都得自己動手做,很快就掌握了完整的育種流程。
在南繁農田裏,你能看到很多籍籍無名的南繁工人。春節期間,留守南繁最多的,其實是南繁工人。育種是個技術活,比如玉米,要在柱頭長出指頭大時套袋、授粉,把雄花粉一株一株沾到雌花上,所以育種工人很多要從本省帶過來,受到一些大專家特別信任的,還會成為專家的固定助手。這些人,雖然在領獎臺上,在功勞簿上沒有名字,但也不能被忘記,他們一張張黧黑的臉是南繁榮光最好的見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