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播撒希望的種子

  • 發佈時間:2016-02-29 03:00: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個種企想謀求發展,科研和投入一個都不能少。”回顧發展歷程,湖南希望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新才説。2006年,嗅到國內制種行業存在巨大潛力,丁新才大膽放棄在隆平種業擔任的高管職位,創辦了自己的種業公司。

  10年過去,如今希望種業已擁有通過國家審定並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水稻、棉花品種共19個,已申請植物保護的品種和親本16個,形成了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的産業格局。2014年,在長沙舉辦的水稻新品種展示與拍賣會上,希望種業旗下的8個水稻品種的專屬使用權拍賣總價達3278萬元,其中“望兩優1998”最終以1998萬元成交,一舉刷新國內水稻品種價格紀錄。

  “種企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丁新才説,“沒有科研人才,便沒有好種子,沒有好種子,好種企也就無從談起。”

  向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唐文幫教授伸出橄欖枝,邀請其擔任公司育種總監是希望種業引進人才中引人注目的一招妙棋。2013年,希望種業與湖南農業大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公司每年給學校38萬元技術合作經費,其中18萬元由唐文幫作為課題發展基金。對於研發成果,希望種業享有獨家經營權,銷售的種子按每公斤0.6元提成給學校作為品種權費。

  “研發創新的直接推動力來自於投資,企業既是創新的主體,也是創新投資的主體。”丁新才説,在發展前期,公司每年拿出利潤的一半投入研發,並對品種效益大的科研成果給予重獎。不吝投入,這是希望種業在種業市場得以立足的原因之一。

  唐文幫説,自己研究育種多年,曾一度在高産和優質之間糾結。丁新才告訴他:“降低超級稻的成本,就是解決農民的大難題。”聽到這句話後,唐文幫豁然開朗。“到底要培育什麼樣的種子,高校説了不算,我説了不算,市場説了才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