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改革乘風破浪

  • 發佈時間:2016-02-29 03:00: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時期,金融業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向縱深邁進,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已基本常態化,保險機構創新服務能力和風險內控能力大幅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持續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不斷提升——

  “十二五”是我國金融業發展極不平凡的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一行三會等有關部委的具體指導下,金融業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不斷提高,支援結構調整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風險防範和化解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

  “十二五”期間,我國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並在2015年邁出關鍵性一步。近20年來,從放開貨幣市場利率管制開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漸進式推進,2013年放開貸款利率,2015年10月24日起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由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歷史性進展。同時,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2012年擴大至上下1%,2014年3月擴大至上下2%。去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拓寬,市場化程度提高。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民營銀行獲批設立是“十二五”期間銀行業改革的一大亮點。隨著民營銀行、融資擔保和金融租賃等行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相繼出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已基本常態化。截至目前,已開業5家民營銀行、7家民營金融租賃公司、33家民營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2家民營消費金融公司。各民營銀行專注于目前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探索創新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模式,拓展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同時,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和郵儲銀行機構改革也全面推開。2014年12月、2015年3月,國務院先後批復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國家開發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2015年6月,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獲國務院批准同意,包括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內部改革等內容;郵儲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農村信用社縣市統一法人改造基本完成。

  保險業也迎來市場化改革的春天。人身保險領域在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先後完成了“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三步走的改革路徑,全面實現了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將前端産品定價權交還保險公司,後端準備金評估利率由監管部門根據“所有資産”的收益率和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綜合確定,通過後端影響和調控前端合理定價,有效管控了經營風險。財産保險領域裏醞釀已久的新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也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啟動,此項改革意在建立一個市場化的條款費率形成機制,讓商業車險費率水準與風險更加匹配。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間,我國資本市場在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期貨期權品種推陳出新等方面均有新突破。“註冊制改革實施後,監管部門不再對發行人背書,企業業績、價值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交由投資者判斷和選擇。”中國證監會市場部主任霍達表示,這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通過監管制度的安排和嚴格執法,保障發行人履行誠信責任,仲介機構履行把關責任。

  強化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援

  海航冷鏈是國內首家新三板掛牌的冷鏈物流企業,2015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後,不到半年時間就融資17億元,“補血”後的海航冷鏈隨即開展上下游佈局。

  場外市場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降“甘霖”,受益的不止海航冷鏈一家。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已達5129家,總市值達24584.42億元。以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代表的場外市場,與場內市場構成多層次資本市場,為支援實體經濟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銀行“功不可沒”。“十二五”期間,銀行業擴大網點覆蓋面,強化對小微企業、“三農”和特殊群體的金融支援力度,讓銀行業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城鄉居民。“十二五”末,銀行業境內機構網點達22萬個,並以物理網點為支撐,持續加深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應用,銀行業服務網路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及時性和可獲得性大為提高。截至2015年末,銀行業各項貸款餘額98.1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95%。其中,涉農貸款(不含票據融資)餘額26.4萬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3.5萬億元。

  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銀行業不斷加大信貸支援力度。截至2015年末,銀行業基礎設施行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同比分別增長9.4%、8.8%、58.8%。

  具有長期投資能力這一獨特優勢的保險資金,在近幾年對接實體經濟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十二五”期間,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政策連續出臺,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範圍和比例限制,不斷“鬆綁”,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截至2015年底,保險機構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股權和項目資産支援計劃499項,合計備案註冊規模1.3萬億元,有力地支援了實體經濟建設。

  另外,信用保證保險得到大力發展,各地積極推廣“政銀保”模式,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2015年數據為例,全年貸款保證保險支援小微企業及個人獲得融資金額1015.6億元,其中,有25個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共支援12.3萬家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融資貸款188.6億元。

  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的發展,有效補充了傳統金融體系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的局限,拓展了創業創新投融資新渠道。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有185家,僅2015年我國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籌款金額就在45億元左右。

  為“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

  跨海而建的港珠澳大橋,通過銀團貸款模式,中行廣東省分行牽頭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其提供了294億元的總授信額度。以“一帶一路”沿線重大項目作為突破口,我國銀行業不斷加大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金融支援力度,併為“走出去”的企業保駕護航。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主動應對全球經濟形勢變化、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近年來,我國銀行業不斷豐富海外産品和服務,為“走出去”企業境外投資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銀團貸款、出口信貸等多種信貸支援。目前,我國銀行業支援“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範圍已覆蓋鐵路、公路、機場、通信等重點行業和領域。

  與此同時,我國銀行業海外網路不斷完善,截至2015年9月末,中資銀行已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200多家分支機構。伴隨銀行業“走出去”的步伐,“引進來”也有所突破。截至2015年9月末,共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了40家外資法人機構、109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74家代表處。

  為“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的不乏保險機構的身影。2014年8月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更是提出,要加大保險業支援企業“走出去”的力度,著力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的作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出口信用保險規模不斷擴大,共為6.3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4540.2億美元的風險保障。同時,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為我國裝備製造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64億元。

  此外,“滬港通”開閘、“深港通”含苞待放、QFII、RQFII不斷擴大,A股納入富時過渡指數等一系列嘗試和探索,也在助力我國資本市場逐漸跟上國際市場“節拍”。

  “滬港通的順利開通和平穩運作,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明確表示,截至去年11月16日,“滬港通”運作一年,累計交易金額2.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使用總額度1207.06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的40.24%,“港股通”累計使用921.48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的36.86%。

  備受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的“深港通”正在蓄勢待發。2015年12月30日,深交所明確表示,2016年要加快跨境合作,在更高起點推進市場雙向開放互通,積極爭取“深港通”儘快啟動。同時,我國QFII、RQFII規模不斷擴大,國際知名指數公司富時將A股納入全球過渡指數計劃,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十二五”期間金融業綜合實力也邁上新臺階。截至2015年末,銀行業資産總額194.2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倍,各項貸款餘額98.1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95%;保險業保費收入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産也從2010年的5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2萬億元,實現翻番;125家證券公司總資産6.42萬億元、凈資産1.4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和58%。

金融改革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廣宇集團 4.81 10.07%
2 棒傑股份 6.12 7.56%
3 哈高科 6.74 4.98%
4 中炬高新 24.47 4.26%
5 羅 牛 山 10.77 4.26%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領益智造 7.21 -4.50%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浙江東日 11.42 -3.95%
4 *ST眾和 4.22 -3.43%
5 新湖中寶 4.52 -2.8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