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升級推動技術改革升級 我國純電動客車領先全球

  • 發佈時間:2015-11-20 08: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保升級壓力下的商用車技術升 級

  孫銘訓

  [在技術發展更慢、排放升級不積極的卡車市場上,由於柴油車國四標準在全國執行,也在要求卡車企業不得不跟上技術的進步]

  與乘用車市場的百花齊放不同,中國商用車技術的發展與推廣相對較慢,但由於受國家政策影響明顯,中國的卡、客車企業在2015年仍然作出了一些令市場滿意的舉措。

  隨著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的出臺,今年也是中國商用車排放標準全面由國三升級到國四的關鍵之年,商用車企業在加大成本更換更先進的柴油機等動力的同時,也在新能源與智慧化駕駛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

  環保升級壓力

  環保升級可以看作是中國商用車企業這輪技術改革的推動力。首先,客車企業涉及到城市公交用車,如果排放標準不達標,就可能無法進入到政府採購目錄,這方面,客車企業更願意採用混合動力及純電動汽車來解決。

  在技術發展更慢、排放升級不積極的卡車市場上,由於柴油車國四標準在全國執行,也在要求卡車企業不得不跟上技術的進步,根據要求,珠三角和京津冀、長三角重點城市分別將於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起全面實施汽、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涵蓋環衛、郵政車等車型。2016年起,低速貨車執行國四排放標準,2017年起國內將取消低速貨車的生産與銷售等。

  在響應標準提升的同時,國家也加強了機動車排放的檢查力度,根據統計,3月份,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黃標車年度淘汰目標600萬輛;6月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集國內14家汽車主要生産企業簽署不生産假國四車型承諾書;8月份,環保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環發[2014]115號”《新生産環保達標監管工作方案》;9月中旬,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4年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方案》,黃標車淘汰可以為2015年專用車帶來新的增量。今年7月份,環保部要求在限定的期限內使城市的環境品質達到標準,這勢必會加速黃標車的淘汰進程,帶動一定比例的環保節能型車輛市場。

  技術突破

  目前,國內對車輛排放要求最高的地區當數北京,在國內大多數城市實施國四排放標準時,北京已實施京五標準,單在渣土車等專用車市場還有一個“特京五”的排放要求。

  根據介紹,普通京五發動機以原國五發動機配置為基礎,通過機內凈化實現了PM的最低排放,採用擠出式低溫催化劑,提高SCR低溫還原效率,優化設計的混合器及先進的尿素噴射策略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攻克了城市工況SCR易結晶的行業難題。

  普通京五實施後,北京市政府又密集出臺了四項重型汽車和非道路機械排放污染控制地方標準,排放標準繼續升級,被稱為與國際同步的最嚴苛排放標準“特京五”。

  濰柴動力 是中國第一家推出特京五發動機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獲得特京五産品認證的發動機。

  2015年6月27日,福田戴姆勒汽車搭載濰柴動力特京五發動機的新品——歐曼綠色渣土車下線儀式在位於北京懷柔的歐曼舉行。

  而在此之前, 福田汽車 與康明斯成立了發動機合資公司,以供應福田戴姆勒以及其他福田的卡車産品,該發動機能夠滿足目前的國四、國五排放標準,甚至未來能夠升級為滿足歐六標準的發動機,當時很多人因此判斷濰柴的柴油發動機技術落後,未來業務堪憂,特京五發動機産品的推出也正説明濰柴仍然在重型柴油發動機的研發上存有優勢。

  此外,濰柴控股的揚柴也在今年早些時候完成了全新生産線的調試,該生産線主要生産滿足國四排放標準的輕型柴油機,主要供應江淮等車企的輕卡。據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揚柴的國四標準的柴油機都將供不應求。

  純電動客車領先全球

  2015年10月14日下午, 宇通客車 海外公司副總經理常昊受邀參加在巴黎舉行的第23屆FNTV(法國客車運營商聯合會)圓桌會議,併發表講話。這也是亞洲客車生産商首次受邀上臺發表講話。

  FNTV大會主席米歇爾對媒體表示,宇通已經給歐洲所有的客車製造商製造了一些威脅。令他們恐慌的是,宇通客車成為了巴黎交通局招標的未來8~10年的供應商之一,特別是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宇通客車已走在了歐洲車企的前列。2014年宇通客車共銷售了超過2萬輛新能源客車,其中8000多輛為純電動客車。

  根據法國交通局的規劃,到2025年底,法國要將境內運營的7萬多輛客車全部替換成新能源及天然氣客車(80%是純電動客車、20%為天然氣客車)。每年需要更新5000至6000輛。儘管同時進入法國政府這輪新能源客車採購體系的還有其他三家客車企業,但宇通是目前唯一實現新能源客車商業化運作的企業,歐洲車企至少還要1年的時間才有新能源客車投放市場。

  當然歐洲尚未打消對中國車企的懷疑,法國政府就要求宇通必須在本地有個合作夥伴,做好當地的配套即服務工作。

  無人駕駛與被動安全

  如果説,純電動客車的研發與運營有很多政府的意志在裏面,那麼宇通無人駕駛客車的研發,則是中國客車企業在智慧交通領域做出的最積極的技術嘗試。

  今年8月29日,全球第一輛無人駕駛大客車在開放道路交通條件下,全程無人工干預首次成功運作。

  據悉,此次自動駕駛試驗的宇通大型客車從河南省連接鄭州市與開封市的城際快速路——鄭開大道城鐵賈魯河站出發,在完全開放的道路環境下,途經26個信號燈路口,自主完成了跟車行駛、自主換道、鄰道超車、路口自動辨識紅綠燈通行、定點停靠等一系列試驗科目,行駛32.6公里,最高時速68公里,順利到達指定的終點,全程無人工干預。

  這款大客車的研發歷時三年,是由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所在的總參61所等與宇通客車聯合研發推出的。

  宇通客車副總工程師湯望説:“宇通自主駕駛客車實現分為三個階段:基本運動控制、最簡路況行駛、賽道環境行駛,現正在開展第一階段的技術研究。目前,已實現部分輔助駕駛技術的應用和批量推廣。”

  據了解,我國自主車企的自動駕駛研發技術採用與國內大學高校、科研院所及海外研究院合作方式開展,現階段國內有5家自主車企涉及私家車自動駕駛領域,宇通是內唯一一家涉及自動駕駛客車的汽車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