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信用卡活動 > 正文

字號: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談“十三五”銀行業改革發展方向

  • 發佈時間:2016-02-03 22:51:23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闡明瞭黨和國家的戰略意圖,擎畫了未來五年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基本理念、重大舉措,為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吹響了號角。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落實“十三五”規劃要求作為重點,對創新金融支援方式、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之際,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需要認真總結過去五年我國銀行業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明確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為我國銀行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謀好篇、布好局。

  “十二五”時期銀行業改革發展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尚福林認真履行監管職責,持續提升監管有效性,成功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力推動了銀行業改革發展。截至2015年11月末,境內商業銀行總資産達到148萬億元,總負債達到 137萬億元,整體規模穩中有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資産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分別達到1.2%和16.1%,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下降到27.8%,經營質效穩步提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達到190.8%,資本充足率達到13.2%,風險抵禦能力有所上升;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9%,比2010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總體風險水準有所下降。

  五年來,銀監會不斷強化為民監管理念,推動銀行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與防範金融風險兩手抓、雙促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重點攻堅。推動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取得新成效。始終督促銀行業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基本出發點,不斷創新理念、方法和業務産品,實現了服務品質和效率的穩步提升,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貸款增長較快。

  截至2015年9月末,基礎設施行業貸款餘額19.0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51.1%;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1.8萬億元,比2011年末增長276.6%。二是民生消費領域支援力度日益加大。服務業企業各項貸款和個人貸款餘額分別為43.4萬億元和18.2萬億元,分別比2010年末增長88.5%和128.7%。三是普惠金融滿足度進一步提高。我國銀行業共有法人機構4091家,境內網點21.6萬個,基本實現了城鄉金融服務全覆蓋;同時,尚福林要求,普惠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當前重點服務對像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上億特殊群體。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2.5萬億元,比2011年末增長83%;涉農貸款餘額25.6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7.5%。四是化解過剩産能和發展綠色信貸取得進展。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的原則,促進化解過剩産能和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信貸,支援節能環保工程建設,目前綠色信貸餘額近7萬億元。五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取得成效。通過加強存貸款定價管理、清理收費項目、縮短融資鏈條、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等舉措,進一步降低了社會融資成本。2015年9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票據融資加權平均利率為4.3%,比2010年12月分別下降0.5個、0.3個和1.2個百分點。

  督促銀行業風險管控有了新提升。緊緊扭住體制機制改革這個核心,督促銀行業不斷加強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建設,已初見成效。一是公司治理不斷健全。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制度規則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組織架構、激勵約束機制和內部控制機制日漸完善。二是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初步建立。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特點科學制定和實施風險偏好、管控策略和處置機制,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明顯提升。三是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防範平臺貸款違約風險,嚴防房地産貸款、産能過剩貸款、同業和理財業務以及表外業務風險,防止外部風險傳染,目前風險總體可控。四是資本計量高級方法正式實施。自2014年4月起,6家銀行正式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提高了銀行量化風險管理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準,推動了銀行發展方式轉變。

  支援銀行業深化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高度重視發揮改革開放的源動力作用,推動銀行業自身良性發展,多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一是銀行業機構改革有序推進。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和郵儲銀行機構改革全面推進;農村信用社縣市統一法人改造基本完成。二是民間資本穩步進入銀行業。

  截至2015年9月末,已開業5家民營銀行、6家民營金融租賃公司和2家民營消費金融公司;民間資本在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中也佔有較大比重。三是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效應顯現。截至2015年9月末,13家商業銀行獲准設立基金管理公司,9家獲准入股保險公司,30家獲准設立或入股金融租賃公司,5家獲准入股信託公司,10家獲准設立消費金融公司,4家入股汽車金融公司,實現了一定的協同效應。四是銀行業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9月末,中資銀行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200多家分支機構,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40家外資法人機構、109家分行和174家代表處,服務“走出去”戰略的能力明顯提升。(來源:《中國金融》雜誌)

  尚福林簡介:

  尚福林,原中國證監會主席,現任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1951年11月出生,山東濟南人,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尚福林曾就讀于北京財貿學院、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尚福林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司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