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成績是世界“優等生”

  • 發佈時間:2016-02-25 21:30: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偶有“唱空中國”的聲音傳出,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正面評價仍然佔據主流地位。

  日前,必和必拓公司CEO安德魯·麥肯齊向彭博社表示,他對中國的需求增長具有“充分的信心”。他説:“我相信中國可以成功避免經濟‘硬著陸’。長期以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表現都比很多人的預期更為成功。無論是在服務業還是其他部門,中國經濟轉型都將對資源供給産生更大需求。”

  他的觀點在澳大利亞獲得了很多支援。2月25日,澳大利亞資源和能源部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也向彭博社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正在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獲益。儘管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之中,但仍在快速發展,正在穩步推進的城鎮化對大宗商品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這對澳大利亞來説意義重大。“我們對中國充滿信心。儘管中國經濟不再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但仍然很可觀,因為現在的經濟基礎與過去二三十年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其發展步伐仍然超越過去。”弗萊登伯格表示,澳大利亞要與中國繼續保持良好的關係,因為中國對於澳大利亞來説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不僅是因為中國大宗商品的需求,還因為日益龐大的服務業部門以及最近生效的中澳自貿協定,都將給澳大利亞帶來難得的機遇”。

  在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經濟學教授弗朗索瓦表示,中國經濟近幾年取得的成績堪稱世界經濟的“優等生”,如此龐大且富有活力的市場即使進入中高速增長,也足以使包括法國在內的世界經濟受益。包括《回聲報》在內的法媒也在近期連續發表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處於健康水準。

  在知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日前發佈的對全球主要經濟體2016年發展前景的預測中,高盛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安德魯·提爾頓表示,短期來看,中國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經濟的轉變將得到政府財政資源的支援。長期來看,家庭資産負債表看起來“非常健康”,消費者支出很有可能繼續增長。

  此外,高盛經濟師加裏·斯特恩及伊萊·帕施坦在討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時表示,這種影響是“有限”“可控制的”。“(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發達國家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澳大利亞、日本、德國外,對中國的出口在發達國家GDP中的佔比都非常小。”

  英國馬修斯國際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戰略分析師安迪·羅斯曼也表示,中國經濟表現依然良好。“中國2016年的GDP增速很可能在6%~6.5%之間,但考慮到巨大的基數,這比起10年前其兩位數的增速邁出的步伐更大。這意味著在2016年中國市場上企業銷售商品和服務將擁有更大的機會。”

  此外,羅斯曼指出,目前GDP增速可能不是中國唯一看重的數據。“畢竟,美國和歐洲市場上的投資決策都不是依據GDP的增速作出的。在中國,重要的數據是就業率、居民收入、通脹率以及消費數據,而這些指標在2016年都將表現得很健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