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收緊過剩産能貸款緩釋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2-23 00:30: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業銀行的資産品質仍在持續惡化。銀監會日前發佈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商業銀行業全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升至12744億元,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貸款率1.67%,較2014年底上升0.42個百分點,較2015年三季末上升0.08個百分點,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10個季度環比上升。

  業內人士預期,銀行不良貸款上升仍未見頂,銀行資産品質將持續承壓。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銀行已經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壓縮過剩産能行業貸款,並實行嚴格的名單制,嚴控高風險行業的新增貸款。針對存量的不良貸款,銀行目前也在傳統的方式之外探索新的化解方式,不良資産證券化的熱度正在升溫。

  預期 資産品質改善之路漫長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機構服務部合夥人朱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年底不良貸款率達到1.67%,如果考慮到銀行這兩年不良資産的核銷力度進一步加大,將核銷的不良資産都還原的話,不良貸款率可能已經超過2%了。不過,他也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1.67%的靜態水準屬於銀行業可以承受的不良率水準。

  聯訊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自2011年9月(4078億元)以來不斷上升,2015年12月已達到12744億元,目前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雖然貸款不斷增長,銀行也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核銷,但與不良餘額相對應,不良貸款率也在繼續增長:2013年底不良率為1%,2014年底為1.25%,2015年底達到1.67%。

  “2016年初迅猛的貸款增長一定程度上會稀釋不良貸款率,但不良率上升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目前對公貸款面臨著全面風險,不論是對國企還是對民企,不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不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銀行的風控能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付立春説。

  朱宇稱,分銀行來看,中型銀行不良貸款的上升速度快,但是絕對數量還是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規模更大。不少小型銀行因為資産規模增長較快,可以推遲或者説稀釋其不良率的形成,但是中小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弱。

  銀行資産持續承壓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不少銀行體系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並未明顯感覺到資産品質已經見底,預計“一年半載”都很難好轉。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此前發佈的《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運作展望》稱,2016年經濟增速放緩趨勢未變,對商業銀行資産品質形成持續性壓力,預計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為2%至2.2%。朱宇也表示,銀行的資産品質還會進一步惡化,2016年不良貸款的增長速度有可能比2015年還要再快點。

  調整 嚴控産能過剩行業新增貸款

  朱宇表示,就其觀察,從區域來講,過去東南沿海如江浙一帶是不良貸款的重災區,而從去年開始,不良爆發的地區進一步蔓延至山東、福建以及一些內陸省份。從不良貸款集中分佈的行業來看,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産生的不良資産較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採掘業和礦産行業也變得不太好。

  交行報告也指出,小微企業、産能過剩行業、三四線城市房地産貸款和部分類信貸業務風險走勢,仍是決定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狀況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背景下,同時在國家“去産能”的政策導向下,銀行出於控制新增貸款品質的考慮,一直在主動做出信貸結構的調整,並壓縮過剩産能行業貸款。《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多家商業銀行人士獲悉,對於鋼鐵、煤炭、造船等過剩産能行業的授信,幾乎所有銀行都嚴格限制準入。

  今年年初,某股份制銀行總行層面發佈通知,包括鋼鐵、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航運、煤炭、煉焦、煤化工、光伏製造、工程機械、紡織化纖、造紙、基礎化工、化肥生産、鋼貿、煤炭、常用金屬礦採選等19個行業和建築施工行業中的四個高風險子行業(房屋建築業、工礦工程建築業、建築裝飾業、建築安裝業)被列為壓縮退出的行業範圍。

  實際上,在近幾年經濟進入下行週期之後,銀行對過剩産能行業就一直較為警惕。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西部地區某分行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銀行一直對産能過剩行業實行行業名單制管理,過剩行業原則上不予新增授信,且逐步壓縮存量。

  不過,銀行對於過剩産能行業的授信策略也是“有保有壓”。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援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指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原則,對鋼鐵、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業中産品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援,幫助有前景的企業渡過難關。支援工業企業積極穩妥化解産能過剩,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未取得合法手續的新增産能建設項目,一律不得給予授信;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僵屍企業”,或環保、安全生産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及落後産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

  “這種有保有壓的信貸結構調整會持續下去。”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西部地區某分行人士表示。

  化解 銀行探索減少存量不良新途徑

  儘管在新增貸款方面,銀行已經在主動收縮一些風險較高行業的貸款,但存量不良貸款仍在持續暴露。銀行在做好“過冬”準備的同時,也在嘗試採用多種方式化解不良。

  據朱宇介紹,傳統不良貸款的化解一般有三個途徑:一是清收,由於經濟下行導致抵押物變現難度加大,清收的難度在上升;二是處置,如打包出售給資産管理公司,但資産管理公司可以消化的不良資産的空間正在下降;三是核銷,在過去兩年,財政部出臺了相對比較寬鬆的政策來鼓勵銀行來進行核銷,不過銀行核銷仍需遵從一些監管規定。“這三種方式整體上還是會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他説,不論哪種方式,化解不良資産的難度從目前來看仍然不小。

  在傳統方式之外,不良資産證券化也進入不少銀行的視野。朱宇表示,不良資産證券化在國外是一種成熟的方式,在中國也應該推廣,其實質是增加債權類資産的流動性。“我在工作中看到一些金融機構對此很有興趣,並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他説。

  《關於金融支援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也指出,在審慎穩妥的前提下,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試點。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已經有一家國有大行醞釀發行不良資産證券化産品,不過鋻於目前在具體的技術、法律等環節上仍存在一些障礙,預計産品真正發行仍待時日。

  朱宇也表示,不良資産證券化推進的過程並不容易。證券化的過程中將有多個市場主體參與,如銀行、投資人以及參與證券化的仲介機構、充當通道角色的機構等,每個主體對於市場的理解和預期是不同的,因此在推進的過程中,交易的複雜度將更高。“方向是好的,但是過程會比較緩慢。”他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