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地樓市去庫存三四線城市佔95%

  • 發佈時間:2016-02-22 02:29:4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 鄭鈞天 董建國

  繼2月初降低非限購城市首付比例後,財政部等三部門日前又發文調整房地産交易環節稅收……去年以來,中央連續出臺推進“去庫存”政策,包括山東、江西、甘肅、海南等20多個省份的100多個城市也密集出招,從供需兩端入手出臺“去庫存”政策。專家分析認為,這些政策短期內將對樓市去庫存形成實質利好,但從中長期看,還需做好産城融合、戶籍制度改革等文章,以釋放更多的需求。

  哪些區域出招最多?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分析,從目前已出臺去庫存政策的地方來看,二線城市佔比約為5%,三四線城市佔比高達95%。從區域分佈看,中部城市最多,佔比超過一半;西部次之,佔比約40%;東部目前僅有山東省。

  專家分析和記者調查發現,各地去庫存“招數”雖有異同,但主要可分為以下五類:

  招數一:活用公積金杠桿。目前,推進異地貸款、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年限、放寬提取條件等已成為各地公積金新政的“標配”。

  招數二:降低稅費。多地政府採取降低稅費、契稅補貼等方式減輕購房者負擔,提高購買能力。多地還對房地産企業實施減稅優惠。南昌市全面下調房地産開發企業銷售未完工産品計稅毛利率。

  招數三:鼓勵農民工進城購房。山東將對農民進城購房給予契稅補貼、規費減免、貸款貼息、物業費補貼等政策。

  招數四: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通道。福建等省表示不再新建公租房。河南出臺政策探索“租售並舉”,規定公租房承租對象租住一定年限後,符合規定的可選擇購買所租住公租房。

  招數五:實施房地産供給側改革。山東、海南等省份探索將空置海景房、山景房改造為分時度假酒店、養老養生地産、家居式短租賓舍等持有型物業; 將符合條件的非住宅庫存改造為中小學和幼兒園、電商用房、工業地産等。

  組合拳效果怎樣?

  仲量聯行分析師認為,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政策提高購房者的可支付能力,短期內將對樓市去庫存形成實質性利好。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並沒有預料中的火爆。中原地産研究部高級經理盧文曦説,各地出臺的去庫存組合拳,還需政策的細化落實。

  業內人士認為,從中長期看,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下一步應在産城融合、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大力氣。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很多城市在公積金貸款方面都有連續繳存等規定,但這些規定對工作不穩定的農民工來説,在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首付比例降低後,在滬打工的農民工羅旭輝想回老家安徽縣城買房。“問題是在縣城要找到一份月薪幾千元的穩定工作難度挺大,收入不穩定,哪敢貸幾十年的款?”

  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應加快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從而帶給城市更多就業機會,進而産生大規模置業需求。小城市應結合自身特點及資源優勢,主動承接區域中心城市的産業轉移,增強人口吸附力。

  “政策要與市場相結合,落實戶籍制度改革,真正推進城鎮化和農民工市民化進程,這才是未來推動住房等城市消費最重要的發動機。”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主任李鐵説。

  (據新華社上海2月2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