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賠本賺吆喝魔咒,中國手機商怎麼破

  • 發佈時間:2016-02-22 01:32:01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焦立坤

  2015年的中國手機圈留給我們一個熱熱鬧鬧、殺氣騰騰的背影,不過繁華的背後卻是很多廠家咬著牙虧本賣的辛酸。

  201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超過了14億隻,全球前十名的手機品牌中七家來自中國。那麼手機行業的錢都進了誰的腰包?市場諮詢公司CanaccordGenuity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智慧手機市場91%的利潤卻都是進入了蘋果的口袋,三星公司雖然份額最大,但是利潤只佔14%。算起來,兩家的利潤竟達到了105%,這就意味著很多手機廠商去年都是虧損的。

  很多上市公司已經公佈了虧損情況,比如微軟(諾基亞)、HTC、新力、聯想,更多的廠商並沒有公佈利潤情況。那麼國産手機商們的盈利真相究竟怎樣?之前曾有説法稱,中國手機商能賺錢的還不到五家。

  無論是IDC還是Gartner的統計數據,緊隨三星、蘋果之後的是三家中國廠商——華為、聯想和小米。據Gartner數據,2015年華為、聯想和小米的智慧手機銷售量分別為1億部、7274萬部和6561萬部。不過華為和小米並沒有公佈具體的利潤情況,但是在業內看來,華為等廠商的盈利情況對於整體利潤曲線的影響有限。

  在業內看來,2015年中國手機市場真正賺錢的廠商至少包括華為、OPPO和vivo。華為在中高端市場已經站穩腳跟,其年出貨量超過1億台,成為中國手機品牌新的領軍者,併發出超越三星和蘋果的豪言壯語。渠道為王的OPPO和vivo則在悶聲發大財,其強大的社會渠道正虎虎生威。甚至有人説這三家廠商去年都有超過100億元的利潤,也就是每台約賺100元。

  實際上,盈利是眾多中國手機商心中的痛。一加創始人劉作虎説:“廠商紛紛脫褲子競爭,搞得這個行業賺錢都變成一件可恥的事情。”這也反映了國內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

  經過慘烈的洗牌,目前國內仍有逾百家品牌在競爭。眾多的小廠商和新進入者目前都只是打醬油的角色。對於很多玩家來説,2016年是生死一戰,如何在槍林彈雨中活下來是頭等大事。而想要打破賠本賺吆喝的“魔咒”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