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機硬體利潤低 靠APP入口費手機廠商獲利千萬

  • 發佈時間:2016-01-14 15:33: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不久,小米MIUI官方微網志宣佈將360公司所有軟體從小米應用商店下架,原因是部分用戶被360安全衛士電腦版“惡意誘騙”安裝一款名為“雷電OS”的合作推廣應用。這款應用可以讓用戶卸載小米MIUI系統上預裝的軟體,使得MIUI無法升級。

  雷電則稱,“雷電OS”作為一款手機作業系統,推薦時候已告知刷機,用戶選擇第三方系統刷機,是業內通用規則,刪除預裝軟體是為了讓用戶手機更快,符合工信部規定。

  小米公司和雷電OS的口水戰受到用戶關注。也將焦點轉向預裝軟體高額利潤問題。手機廠商為什麼這麼看重預裝軟體?日前,某搜索軟體市場部門經理向《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透露,預裝軟體利潤豐厚,預裝一個軟體,廠商可獲得千萬元收入。

  發現 新手機被裝多款軟體 用戶不敢輕易刪

  如今市民在市場上購買手機時往往都會發現,三星、華為、小米等一些市場上非常流行的品牌手機,都預裝了多款手機軟體。

  然而,對於一些市民而言,其中很多預裝的APP似乎用處並不大,且這些預裝軟體還會造成存儲空間佔用、上網流量浪費的情況。

  市民劉先生日前購買手機時就遇到了這些問題,他發現大部分手機裏都被裝了炒股、遊戲之類的軟體,大部分預裝軟體在面對第三方卸載工具時被“隱藏”或者發出“卸載將會影響手機正常使用”的警告,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劉先生刪掉了一些預裝軟體,但是他發現軟體還在後臺運作。只要重新刷機,所有的預裝軟體都會回來。

  “現在4G網路這麼快,不知道哪個軟體會耗費流量。”市民小朱曾經使用過一款視頻預裝軟體,軟體可以掃描周圍用戶正在觀看的電影,但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軟體還在繼續工作,打盹的工夫就耗費了90多元的流量費用。

  分析 手機硬體利潤低 廠商熱衷軟體預裝

  在此次雷電和小米口水戰中,小米指責雷電強行刷機,造成小米系統無法升級、當機、重啟等問題。其實,除了雷電OS以外,記者發現阿裏OS等系統,甚至小米MIUI系統也在刷其他手機,可卸載除小米外其他品牌手機裏的預裝軟體。

  網際網路安全專家介紹,預裝軟體有的是手機廠商在系統中直接預裝,這些軟體屬於廠商自己開發或者與第三方合作軟體。也有一部分是廠商與運營商合作,並裝在定制機或者合約機上的軟體。第三種是刷機商專門在銷售時候預裝的軟體。

  “預裝軟體相當於提前購買了服務。”網際網路安全專家表示,一些中低端手機利潤已經非常微薄,一部普通智慧手機售價不過千元,虧損賣硬體,靠預裝軟體盈利,已成為國內手機行業的畸形生態。預裝軟體,廠商或者推銷自己的服務,或者向軟體公司收費,形成一個很好的掙錢渠道,各家手機廠商都會樂此不疲。

  數據

  預裝軟體經濟規模預計超50億

  北京3G産業聯盟副理事長、秘書長,資深網際網路專家項立剛介紹,按照中國每年5億部智慧手機的出貨量計算,預裝軟體的經濟規模應該超過50億元,各大廠商、運營商肯定不願意放棄這塊“蛋糕”。

  “讓原來系統不能正常升級肯定是不對的。”項立剛表示,越來越多的第三方軟體希望廠商能開放系統,獲得“root”許可權,第三方軟體卸載預裝軟體,必須保證手機安全,還要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充分考慮風險。

  業內自曝

  廠商直接推銷預裝位置 每裝一個軟體收2元

  某搜索軟體市場部門經理陳柏(化名)向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介紹,進入到用戶手機是所有APP軟體的目標,也是軟體推廣最快、最省錢的辦法。用戶量巨大就代表了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誰家APP先進入手機,誰就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進入手機的預裝軟體有些是手機廠商自己開發的,有些是合作夥伴的産品,廠商在發佈新手機之前會向合作夥伴推銷自己的螢幕位置,吸引他們進入預裝。

  若要進入手機就要給廠商交“買路錢”,也就是“入口費”,只要用戶開始使用,就屬於軟體獲得了“新增激活量”,廠商以此收費,每部手機每個合作方軟體手機廠商收費價格在2元到5元之間。假如一款手機安裝15款預裝軟體,出貨量達到1000萬部,用戶全部激活,廠商就可以獲得上億元的收入。

  前不久,某運營商召開了手機預裝軟體招投標會,陳柏所在的搜索公司中了6個標段的投標。每部手機交1.8元“入口費”,500萬部手機相當於公司總共投入了近1000萬元。

  預裝軟體三種來源:

  1、直接預裝,這些軟體屬於廠商自己開發或者與第三方合作軟體

  2、定制安裝,廠商與運營商合作,裝在定制機或者合約機上的軟體

  3、刷機安裝,刷機商專門在銷售時預裝的軟體

  手機廠商、運營商盈利來源

  1、預裝軟體“入口費”

  2、搜索工具廣告收入分成

  3、購物軟體銷售額分成

  最終,均由用戶買單

  廣告收入、購物銷售 廠商也得分一杯羹

  並不是只有廠商在手機內預裝軟體,很多手機通過運營商的商店來出售,也就是定制機或者合約機,價錢一般都比普通廠商直接出貨便宜得多。運營商在手機裏安裝預裝軟體也是一個重要收入來源。

  “並不是説運營商只收這1.8元。”陳柏介紹,一般的搜索軟體預裝進入手機時,運營商還要按照“千次搜索量”來分成。

  陳柏解釋,使用搜索工具,用戶不可避免地會點擊廣告,用戶搜索1000次“糖尿病”關鍵詞,陳柏的搜索工具就會大約獲得80元廣告收入,其中分給手機廠商、運營商的費用大約是15元。

  近年來越來越火爆的移動端購物更是預裝軟體賺錢的工具。廠商、運營商會在後臺監控商城的銷售額,然後按照比例來分成,這些成本最後都要由用戶買單。

  “交了這麼多錢,軟體肯定要千方百計留在用戶手機裏。”陳柏稱,預裝軟體最怕的就是用戶卸載,那就代表了之前交的錢打了水漂,以後收益更談不上。所以,預裝軟體公司會跟廠商簽訂不可卸載合同。

  不易徹底卸載 刷機後又重新出現

  用戶購買手機以後,用一段時間就會感覺越來越慢。但想徹底卸載難度較大。

  據陳柏介紹,為了防止預裝軟體被用戶卸載,卸載之前要求有Root許可權,一般的殺毒軟體根本拿不到許可權,只能卸載自己後裝的軟體或者交費較低的預裝軟體。如果要卸載,系統就會提示卸載將會使手機無法運作,用戶不敢輕舉妄動。

  “實際上被刪掉的預裝軟體也並未真正消失。”陳柏介紹,因為預裝軟體藏在手機ROM包中,當用戶忍無可忍對手機拿到保修點維修時,廠商維修會對手機還原出廠設置,刪掉的預裝軟體又返回到用戶手機裏。

  律師説法

  影響軟體使用與卸載 涉不正當競爭與侵權

  2015年12月,工信部曾下發《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APP)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明確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可由用戶方便卸載。

  北京觀道律師事務所吳立宏律師告訴記者,根據工信部發佈的相關法規,用戶有權自行卸載手機當中的軟體,所有手機軟體也都應具備卸載功能。

  企業如在程式設置中為了己方利益而採取技術壁壘的手段,影響第三方軟體的正常使用,則涉嫌不正當競爭或者壟斷行為,也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記者 朱天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