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除了調品種還要做些啥——來自蔬菜之鄉山東壽光的調查

  • 發佈時間:2016-02-21 09:5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卞民德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買菜,市民希望的是,買到籃子裏的都安全放心、健康美味。

  對於賣菜,菜農盼望的是,自己種的菜不愁賣,錢包變得鼓鼓的。

  本該相融的兩個願望,卻時常在現實中擦肩而過。安全、優質的好蔬菜,讓許多消費者感覺遙不可及;而忽高忽低的菜價,又讓忙碌了一年的菜農有些傷心。

  越來越高的市場需求,時常遭遇品質不夠穩定的供給,蔬菜産業的難題如何解決?突圍的不二方向,應是從生産環節著手推進改革,通過改進農業生産經營方式,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結構,實現轉型升級。但是,現實中結構調整卻依然面臨著不少難題。

  蔬菜品種越來越豐富,但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證卻總令人困擾

  每天一大早,濟南市民王大媽就拖著小車,直奔離家二三百米遠的菜市場採購。為一家人的吃喝操持了幾十年,王大媽對菜籃子裏的變化看得清清楚楚。

  “以前冬天就是白菜,家家戶戶存上一大堆,現在這菜品種多豐富,有的都叫不上名來。”儘管如此,王大媽也有犯愁的事兒。“最喜歡的還是老家親戚送來的菜,吃著放心。這電視報紙上整天曝光農藥殘留、化肥濫用的,咱哪知道買回來的菜安不安全。”

  王大媽的擔心,很多市民都有。近30年來,冬暖大棚技術的突破,各地蔬菜産業的發展,運輸物流的發達,讓蔬菜産品突破地域、季節限制,豐富著國人的餐桌。但數量、品種的增加,並未與“質”的提升同步。尤其是部分地區化肥、農藥的不規範使用,讓舌尖上的安全成為揮之不去的困擾。

  有著“中國蔬菜之鄉”美譽的壽光市,蔬菜種植面積84萬畝,年産蔬菜439萬噸。為提升蔬菜生産品質,壽光市持續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水肥一體化。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連續7年實施“設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結線蟲病防治工程”“綠色植保工程”。圍繞蔬菜生産、管理、銷售等環節,市鎮村三級農産品品質檢測體系和安全監管網路不斷完善。

  不過,問題依然不少。菜農分散種植,仍是蔬菜生産的普遍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夫妻倆,種出來的蔬菜也未必一樣,更何談標準化生産。農資經營同樣分散,壽光市756個種菜村,光肥料店就有5000余家,平均每個村七八家,産品魚龍混雜。蔬菜銷售同樣散亂,趕上收穫的季節,一個村口就有好幾個收購點,監管檢測難度很大。

  “這種開放的農業資源配置,使得蔬菜的標準化生産、品質追溯都無從談起,勢必影響蔬菜産品的品質,這是當前蔬菜頻出安全問題的根源。”《北方蔬菜報》社長朱在軍,心裏有著深厚的蔬菜情結。“蔬菜産業的‘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提升品質,種出安全、放心的好蔬菜。”

  改革農民生産經營的組織模式+植入新技術+精準管理,實現生産的標準化

  蔬菜之家聯合社(以下簡稱聯合社)的名頭,在壽光農村越來越響亮。這個以《北方蔬菜報》專業技術團隊為運作主體的機構,依託村“兩委”領辦蔬菜專業合作社,試圖重新定義和塑造合作社,把原本開放的蔬菜生産環節全部封閉起來。

  “這些年各地成立的蔬菜專業合作社不少,但沒有控制住蔬菜生産的每一個環節。很多合作社更是‘空殼’,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根本組織不了農民。”菜農之家聯合社理事張君傑認為,蔬菜生産的標準化,要依靠菜農的組織化來實現。

  菜農們的想法,與此不謀而合。聯合社的技術人員下鄉調研,古城街道北孫雲子村菜農吳兆剛直言不諱。“都知道現在這樣種菜不行,盼著有人把我們組織起來,種出更好的菜,要不然,這麼多年樹起的牌子早晚會倒掉。”

  在壽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援下,聯合社已在13個村建立12個合作社,組織社員340多戶,形成了“聯合社+合作社+社員”的封閉生産組織體系。通過對蔬菜生産的全程植保服務管理,聯合社推廣良種良法,初步實現了以組織化、標準化保障蔬菜品質的組織模式。

  “蔬菜安全,説到底就是農資安全,尤其是用肥、用藥安全。”朱在軍的另一個頭銜,是聯合社理事長。“我們對進入合作社體系的農資産品嚴格把關,對合作社、社員封閉供給,把可能傷害到土壤生態、可能導致蔬菜品質安全的假冒偽劣産品排除在體系之外。”

  新技術,是蔬菜生産不可或缺的利器。在洛城街道馮家堯河村,菜農李新章又重新種起了茄子。而這距他上一次種茄子,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以往管理難、病蟲害多的問題,如今已經破解。

  “這套水肥一體化施肥機,根據光照自動控制澆水施肥,啥都不用管。”雖然趕上了二十幾天的連陰天,李新章的茄子長勢一點都沒受影響。“你看這根,不是長在土壤裏,都紮在椰糠做成的基質裏頭。”

  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服務站總經理索元峰介紹,過去菜農種菜憑的是經驗,做不到精準管理,大水漫灌多,噴藥施肥多,土壤易板結,病蟲害也多。“現在按照設置好的參數,由電腦掌控各個節點,可以節水40%—50%,節肥30%—40%,減少用藥60%。”

  結構調整的制約因素依然不少,蔬菜産業供給側改革,最終要靠專業化農民

  這幾天,正是油瓜採摘的高峰期。50歲的馮傳忠好不容易趁裝車的工夫抽根煙,順便跟記者聊上幾句。他種的3個棚,都是去年新建的,面積大、頂棚高,比老棚採光好、提溫快、蟲害少,還可以應用各種機械,幹起活來省時省工省力。

  “唯一的不好,就是用水不便。這片地是無水區,我打了5眼上百米深的井,水都不好。”説起這事,馮傳忠笑言當初“看走了眼”。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種地塊才容易成方連片,不然哪建得了這麼大的棚。”

  馮傳忠的家,在濰坊市寒亭區高裏街道馮家花園村。這裡的村民,有20餘年的蔬菜種植習慣。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這種新棚優勢明顯,但依然在老棚裏種菜的村民為數不少。

  “土地調整是個大麻煩,過去土地承包多是依南北走向分地,但大棚種植為了採光,一般是依東西走向。”高裏街道農技站長吳世連説,建先進的新棚,土地流轉就要涉及好幾家農戶,有願意的有不願意的,很難達成協定。

  在《合縱連橫——助推壽光蔬菜産業再發展》一書中,長期在基層工作的作者王新文、信俊仁,對這一困擾蔬菜産業發展的問題也有分析。“農戶想通過擴大面積發展蔬菜生産難以做到,大棚翻建改造又相互掣肘阻力大,放棄蔬菜生産農民又捨不得手中的技術。”

  除此之外,菜農的年齡普遍偏大、職業化水準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也制約著蔬菜産業的轉型升級。儘管各地都在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屢見不鮮。

  聯合社的技術人員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大棚內的溫度,專家講的雖然沒有錯,但卻忽略了一個細節——菜農挂溫度計的位置,往往與自己的視線持平,而這裡的溫度要比地面高出兩度。如果菜農按專家講的做,蔬菜長勢就會受影響。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關鍵是要摸清楚農民需要什麼;培訓的方式、內容,不能與農民的需求和實踐脫節。”壽光市農業局研究員許美榮表示,蔬菜産業的供給側改革,最終還是要依靠專業化的農民來實現。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1日 10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