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洋河股份為何銷售不敵瀘州老窖

  • 發佈時間:2016-02-18 09:33: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0年之前,白酒行業呈現“茅五窖”三足鼎立之勢。2010年之後,洋河股份取代瀘州老窖闖入前三。現在劇情又發生了變化,銷售市場“茅五窖”三霸重現。據證券日報,春節期間白酒市場,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穩居銷售前三。值得注意的是,瀘州老窖的市值只有300億,僅僅為洋河股份的三分之一。那麼,洋河股份為何在銷售上輸給了瀘州老窖?

  首先,洋河股份存在基酒短板。基酒,又稱原酒。作為釀造白酒必備的基礎材料,基酒數量的多少以及品質的好壞影響酒質口味,左右著一個品牌的未來。

  瀘州老窖擁有著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釀酒池群——1573國寶窖池群,被成為“中國第一窖”,有10086口窖池,其中,百年以上老窖池有1619口,具有絕無僅有的不可複製性,基酒産出能力可見一斑。可以説,國窖1573正是先有了基酒才有了市場。

  而洋河股份卻恰恰相反:先有市場,後有基酒。數據顯示,2003年,洋河藍色經典上市後就迅速了佔領高端白酒市場:2004年,洋河藍色經典全年銷售突破7600萬元。而自2009年上市以來,洋河股份業績更是在2009~2012四年以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

  不過,傲人業績卻難掩洋河“四處買酒尷尬”:2008年洋河購買董酒基酒,2009年洋河承認購買五糧液基酒。2012年,洋河被曝收購散裝白酒,用於勾兌白酒産品。由此可見,洋河的基酒缺口有多大。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高度膨脹的市場背後,洋河如果未能形成自己穩定的基酒保證,在市場上就會喪失主動權,恐也難在銷售市場奪回“老三”之位。

  其次,在戰略上瀘州老窖摒棄之前的定位模糊,盲目擴張開始“精兵簡政”。相比之下,洋河股份提出的“雙核驅動”倒顯得有點模糊了。

  根據瀘州老窖戰略,未來將繼續貫徹大單品戰略,銷售主要精力將放在清理産品和優化渠道上。未來瀘州老窖主要是五個大單品,分別是:國窖、窖齡、特曲、頭曲、二曲,其中國窖1573仍是重中之重。

  事實上,此戰略已執行落地實施。瀘州老窖高層在去年12月底進行了變動:孫躍和張良分別出任集團總裁和董事長。自新任管理層上任後,瀘州老窖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如半年時間砍掉近2000個總經銷産品,足見改革決心。

  洋河股份也在2015年規劃中提出雙核驅動戰略。為配合洋河股份雙核驅動戰略,在去年2月10日,洋河股份董事會也進行換屆。王耀領銜的新一屆董事會主要負責傳統主導業務的穩定增長;而創新業務由升任蘇酒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張雨柏挂帥推進。

  一個企業圍繞一個核心才能凝聚力量,倘若存在兩個核心,精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而對於面臨業績下滑、産能過剩的洋河股份來説,“雙核驅動”避重就輕,有點欲蓋彌彰,也難怪有人直言:“雙核驅動是個偽命題”。

  最後,在網際網路+方面,瀘州老窖也更積極。

  瀘州老窖從2009年開始探索電商,如今,採取官方直營及多平臺、多店舖、多渠道合作的整合電商資源模式。合作平臺含京東、天貓和蘇寧等,垂直電商含酒仙網等,官方直營含京東旗艦店、天貓旗艦店等。

  據數據顯示,瀘州老窖2013年線上銷售大約2億元,2014年線上渠道的銷售額約7億元。

  洋河股份觸網步伐也不慢。早在2013年底開始進行企業的電商化,在天貓推出洋河官方旗艦店,之後又推出了“洋河1號”App。然而正是此款App被曝從使用頻次到銷售情況都不理想,上面還有多款産品售價高於其他垂直電商售價。

  另外在去年7月,因銷售價格問題,洋河股份還遭1919酒類直供的報復性降價。由此可見,和瀘州老窖相比,洋河股份觸網多了幾分“尷尬”。

  綜上所述,洋河股份基酒儲備不足、戰略定位模糊、網際網路轉型艱難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在銷售市場丟掉了“老三”的地位。要想翻身,對於面臨業績下滑、産能過剩的洋河股份來説又是一種挑戰。(小雨)

瀘州老窖(000568) 詳細

洋河股份(002304)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