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1.7萬億央行逆回購到期衝擊可控 節後流動性無虞

  • 發佈時間:2016-02-16 07:25: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2月16日至3月4日,超過1.7萬億元央行逆回購將陸續到期。分析人士預計,央行在公開市場的高頻操作與商業銀行春節後現金回流高峰將有序銜接,從而確保春節後逆回購到期的回籠壓力平滑可控,節後流動性基本無虞,但春節後銀行的現金回籠恐難造就往年的寬裕局面,貨幣市場利率料以穩為主。

  逆回購地量操作

  15日,央行保持公開市場的每日操作,逆回購交易量維持低位。當日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穩定在2.25%。14日,央行也開展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與春節前相比,央行14日與15日的逆回購操作不僅期限縮短,而且交易量降低,反映了節後機構資金需求有所下降。交易員稱,過去兩天,貨幣市場資金面持續寬鬆,資金供給較充足,借款需求不難滿足,此時央行順勢調降逆回購操作量,可避免增加未來逆回購到期的回籠壓力。

  15日,市場資金面寬鬆依舊,短期回購利率小幅上行。在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小幅上漲3基點至1.98%,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漲11基點至2.39%。

  春節前後商業銀行的現金投放與回籠造就了流動性先緊後松的季節性規律。從往年情況看,春節後,流通中現金開始大量回流銀行體系,往往對應一年中資金面較寬鬆的時節。例如,2014年和2015年春節後,銀行間市場7天回購利率均下行超過150基點。特別是2015年4、5月份,在春節後現金回流等因素助推下,貨幣市場利率降至多年低位,流動性充裕。但今年春節後,流動性顯著改善的局面可能難以重現。

  短端利率下行空間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貨幣市場利率已處於低位,在貨幣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指引不明顯的情況下,暫時難以期待短端利率繼續大幅下行。

  今年春節前,現金投放疊加外匯佔款下降等多種因素,一度導致流動性緊張,但央行開展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操作,投放了鉅額流動性,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平抑了貨幣市場波動。在春節前一週多時間,流動性恢復充裕,市場資金面整體均衡偏松,貨幣市場利率恢復至前期均值水準。2月以來7天回購利率均值為2.41%,與之前幾個月基本相當,仍處於近年較低水準。

  面對人民幣匯率波動與資本流動,有關部門更加注重政策調整的綜合影響,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央行未使用降準、降息等顯性寬鬆工具,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的信號不明顯,這也導致短端利率暫缺乏突破向下的足夠動力。

  因為未使用降準工具,央行在春節前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及創新工具投放了大量中短期流動性,這些工具有期限,到期後將回籠流動性。

  分析人士表示,結合往年春節前後現金運作規律,今年節後現金回流規模可能與公開市場到期規模相當。因此,從總量上看,兩者可基本實現對衝。但由於現金回流有一定過程,且在時間上與逆回購到期可能存在錯位,因此巨量逆回購到期仍然構成擾動因素。預計央行將結合現金回流節奏,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適量對衝,以平滑逆回購到期的影響。

  交易員認為,央行將在19日前繼續每日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以應對節後首周現金回流不明顯而逆回購到期量較大的情況。

  市場人士認為,節後逆回購到期基本可與現金回流形成對衝,輔以央行公開市場平滑操作,可確保節後逆回購到期衝擊可控,節後流動性基本無虞,但也不能期望流動性出現顯著的改善。原因在於,因有鉅額逆回購到期,節後現金回流已很難構成額外的助力,而節後債券一級市場將恢復常態,今年政府債券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券供給放量趨勢明確,節後很可能迎來首個供給小高峰,對短期流動性會造成一定影響。此外,外匯市場階段性趨穩,但資金外流的壓力仍然存在。市場人士預計,節後中長端貨幣市場利率可能有一定下行空間,但短端的隔夜、7天等品種的下行空間不大。(記者 張勤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