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創新助"雙創" 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平臺呼之欲出

  • 發佈時間:2016-02-16 07:08:0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胡愛善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2月16日訊(記者 胡愛善)為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去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在“雙創”這一巨大風口下,商業銀行如何順應改革趨勢,更好地用金融創新手段來支援實體經濟?抱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走訪“雙創”最為活躍的北京中關村地區。

  北京中關村地區經濟活躍、創新要素聚集最多,從高新企業收入來看,從2010年的1.59萬億元到2015年超過4萬億元,複合增長超過20%。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下,去年中關村地區新增科技型企業有1.3萬家,2016年預計新增企業達到2.4萬家。在這個背景下,中關村吸引了多達2600多家金融機構聚集於此,金融創新氛圍濃厚。”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行長張斌説,作為第一家在中關村地區設立分行級機構的國有大行,建設銀行把其中關村分行定位為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特色分行。

  作為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建設銀行過去一直是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如何服務初創型科技小企業,建行的轉型之路值得關注。

  “建行的特色是做大行業、大企業,小企業業務不論是在業務流程、規章制度、信貸文化,還是業務經驗、人才配置上正處於抓緊補課時期。”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科技金融部副總經理王濤坦言。

  為此,建設銀行總行和下面的一、二級分行在新的轉型發展戰略綱要中,便提出了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堅持以小為主、以微為重,加快小企業經營中心建設的轉型要求。

  特設科技金融部 服務創新創業企業

  進入2016年,科技金融成為銀行業熱門話題。銀監會在部署2016年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銀行體系資金向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傾斜,大力支援創新發展。

  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行長張斌説,中關村分行定位為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特色分行,致力於服務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高、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科技類企業。

  據了解,建行中關村分行自2012年2月成立之初即在體制機制、特色産品、業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持續創新。

  “組織機制上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做了一些創新,從架構上我們特設了科技金融部和風險管理部,這在北京地區二級分支行中是獨有的”張斌如是説。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在所轄機構中設立了11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單獨進行激勵考核,為支援“雙創”企業發展開闢綠色通道。

  由於眾多初創企業有“輕資産”特點,缺乏有效抵押品的特徵。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先後創新推出“入園通”、科技企業信用貸、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比例責任擔保貸款等20項創新産品。

  “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設立了創新委員會,總行給了我們一定的授權,有總行産品直通車許可權,提高了創新的活躍度。我們中關村分行密切關注中關村區域政策的新動向,不斷貼近市場和細分行業的客戶需求。”張斌説。

  目前,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創新産品累計發放82戶,發放金額超7億元,創新産品餘額2.26億元。“入園通”創新産品有效彌補了入園企業在購買科技設備與廠房過程中的資金缺口,累計投放19筆金額3.66億元;“誠貸通”累計為創新創業企業發放520筆累計金額6.12億元;科技型小企業信用貸累計發放82筆金額2.58億元。

  銀政合作 破解“雙創”企業融資難

  在智慧財産權融資這一塊,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與中技所智慧財産權金融服務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同著手創新研發“中技智融貸”等産品。張斌表示,通過此次合作,建設銀行將與中技所在“評估、擔保、貸款、投資、交易”五位一體的金融服務體系上邁出服務“雙創”的新步伐,為具有專利技術和核心智慧財産權的輕資産科技企業提供“投貸一體化”的全面金融服務。

  除了與專業的智慧財産權機構進行合作,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還與海澱區政府聯合搭建基於政府風險補償的純智慧財産權質押平臺。

  “政府支援科技企業的手段多、工具多,建行非常重視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張斌説。

  該智慧財産權質押平臺由建設銀行、海澱區政府以及中關村發展集團下面一個成員企業三方聯合開發,政府將拿出一部分風險補償資金作為支援。

  “這個平臺的開發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海澱區政府已經審批通過,我們正在進行相關産品的開發優化。”王濤説,該平臺將對整個中關村核心區的“輕資産”企業,提供非常好的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解決方案。

  在記者走訪中發現,政府部門積極通過“銀稅互動”的方式來為中小科技型企業增信,增加貸款可獲得性。

  2015年4月份,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開展銀稅互動活動的相關文件,以支援守信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為落實文件要求,北京國稅局與7家省級分行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稅務機關對小微企業進行納稅等級評定,對評選出來的A類優質企業,稅務機關與銀行進行資訊互換。

  在“銀稅互動”框架下,北京有200多家小微企業得到實惠,銀行發放信用貸款16億元。

  北京國稅局孫強處長説,“企業誠信納稅變成了可變現的無形資産,通過和銀行對接,我們能夠形成三方共贏,同時也為我們的誠信體系建設出了一把力,也為雙創提供了支撐。”

  “我們先從線下做起,銀行先和稅務互動,未來再走到線上,批量的篩選、批量的推送、批量的貸後,成本問題也解決了。”建行北京分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余慶認為,納稅數據是真實和審慎的,對銀行很有價值。銀行和稅務互動未來有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