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能過剩行業信用風險須重點關注

  • 發佈時間:2016-02-16 06:13: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銀監會2月15日發佈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2744億元,較上季末增加881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7%,較上季末上升0.08個百分點。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0個季度上升,由於關注類貸款和逾期類貸款增長較快,不良貸款後續仍面臨較大壓力,信用風險管控壓力加大。此外,受不良貸款侵蝕、凈息差收窄等多因素影響,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長持續放緩,商業銀行2015年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5926億元,同比增長2.43%。

  具體來看,商業銀行正常貸款餘額74.9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餘額72.0萬億元,佔比94.54%,關注類貸款餘額2.89萬億元,佔比3.79%。多位商業銀行負責人表示,産能過剩帶來的信用風險需重點關注。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佈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5)》顯示,82.1%的銀行負責人認為産能過剩行業貸款是2015年面臨的最主要信用風險事件,鋼鐵、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行業遭遇經濟週期下行和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經營環境更趨艱難,整體行業信用風險持續攀升。

  雖然資産品質承壓,但我國銀行業整體風險抵補能力仍保持穩定,針對信用風險計提的減值準備較為充足。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2308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55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81.18%,較上季末下降9.62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03%,與上季末基本持平。

  此外,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繼續上升,流動性水準比較充裕。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加權平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1%,較上季末提高0.25個百分點;加權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31%,較上季末提高0.32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45%,較上季末提高0.30個百分點。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48.01%,較上季末上升1.86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2.10%,較上季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應利用撥備資源仍較為充足的時期,進一步發揮撥備覆蓋率逆週期調節的作用,擴大資本補充渠道,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持續增強風險消化和風險吸收能力。

  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必然會造成銀行利潤的消耗,加之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凈息差收窄,我國銀行業利潤增長有所趨緩。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5926億元,同比增長2.43%。此外,2015年四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産利潤率為1.10%,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4.98%,同比下降2.61個百分點。

  “短期內,利率市場化仍將擠壓銀行的存貸利差空間,這對於長期以存貸利差為主要利潤來源的盈利模式,以及依賴基於此種盈利模式而形成的風險管理模式將産生一定衝擊。”某股份制銀行資産負債部人士表示,由於銀行要調整資産結構、增加主動負債、增加表外資産,這些都會較顯著地放大利率波動以及由此帶來的重新定價風險、基差風險等。

  在此背景下,尋求安全且高效的資産、優化信貸結構成為接下來各家銀行的共同課題。監管數據顯示,2015年銀行業信貸結構調整持續加碼,差別化信貸政策進一步完善,對“三農”、小微企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務繼續增強。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大支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銀行體系資金向轉型升級的傳統産業和企業傾斜,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傾斜,大力支援創新發展。同時,聚焦“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等重點領域,協調配置信貸資源,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發展的協調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