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管不該變成無人管
- 發佈時間:2016-02-16 06:13:3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黃金週期間,各地旅遊業賺了個盆滿缽滿,但一些因監管缺失造成的不和諧現象也給這個黃金周打了折扣。有關部門日前透露,正謀劃在全國推廣“工商旅遊分局”。據了解,這是為適應旅遊産業面寬、點多、分散的現狀,以建立分局的方式把工商部門專屬職能融入旅遊監管中。如今,這一做法已在廣西桂林、海南三亞等旅遊熱點地區進行了探索。
近年來,旅遊業已成為帶動我國居民消費的亮點,但也經常曝出負面新聞。如今,監管者直面行業問題,在借鑒地方探索的基礎上醞釀成立專門機構,引導和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不過,換個角度看,“工商旅遊分局”將處理的事務,早已有工商、公安、旅遊、商務等部門負責,如今又新設專職機構對相關職能進行專項監管,折射出旅遊領域此前監督管理上的尷尬。比如,遊客投訴遭遇旅遊欺詐、強制購物等問題後,監管部門不能及時到位行使職責,更沒有主動出擊重拳整治,往往等輿論吵得沸沸颺颺後才想起治理亂象。
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是現代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在做出成績時明確獎勵、出了紕漏時找準打板子對象。但現實情況複雜多變,存在若干領域的交叉部分,很難實現每個事項都找到完全對應的唯一部門。很多時候,這個部門可以管,那個部門也可以管,本可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現實中卻往往變成無人管。
之所以如此,與有些部門或個人拈輕怕重、趨利避害、爭功諉過的意識相關。如果管理後有好處、見成績,比如可通過管理收費、罰沒款,有些部門就趨之若鶩、不請自到。如果事情不大好處理、甚至有可能出力不討好,有些部門就能避則避、能拖就拖。比如,城市內兩個區的交界公路不大乾淨,兩個區的道路部門和環衛部門都有責任,結果卻是垃圾常在,這也是一些“三不管”地帶老大難問題形成的原因。
優化機構設置、調整行政職能,能促進一些問題的解決,但歸根到底還要靠責任心。如果沒有責任心這個“軟實力”,再好的機構設置“硬措施”也不會有靈魂。為此,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督促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認真負起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