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珠寶消費遇冷 行業何去何從

  • 發佈時間:2016-02-16 06:13: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是珠寶行業遭遇下滑的敏感節點,持續多年的行業高增長態勢出現變化。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珠寶産業2015年上半年總交易額為2150億元,同比2014年下降7.2%。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2015年全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0.1%,其中珠寶品類下降3.5%,曾經風光無限的珠寶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

  《經濟日報》記者近期走訪了京城珠寶文玩商城,不管在潘家園、亮馬古玩城,還是大鐘寺古玩城,以前人山人海的火爆場景不再,空曠的停車位和安靜的大廳讓人疑惑商城是否還在營業,很多商店都關著門上著鎖,開著店門的商家也都愁眉不展。慈雲寺橋附近的工美大廈,開業不到兩年就停業整頓,東風北橋的愛家收藏,牌子挂了幾年,一直沒有開門。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很多商家對市場的突然“降溫”猝不及防。資深翡翠商人陳福慶告訴記者,“2014年生意很難做,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但2015年甚至比2014年還要差很多”。珠寶鑲嵌商龔國清也對記者透露,“這兩年珠寶鑲嵌市場,尤其是高端鑲嵌市場的生意越來越不好,訂單下降了很多”。

  大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著名珠寶品牌六福珠寶在公告中表示,在整體零售氣氛疲弱和基數相對較高的情況下,集團在2015至2016財政年度三季度的零售業務同店銷售下跌25%,高於過去兩個季度的跌幅。同樣位列香港珠寶行業四大品牌的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都面臨類似業績下滑的處境。周大福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其同店銷售按年下跌了15%,零售額按年下跌了11%。謝瑞麟2015年上半財年凈利同比減少了45.69%。

  企業經營慘澹的背後,讓人不禁發問,為何“收藏熱”退得如此之快?

  從供給角度,商家的非理性入行和投資造成了市場上各類商品的氾濫,最典型的就是淘寶和微商大軍的加入,讓很多産品的價格趨於透明,擠壓了利潤空間;從需求角度,珠寶文玩畢竟屬於奢侈品消費,目前已經接近需求的天花板,進一步擴展的空間有限。

  既然“收藏熱”退去已成現實,行業發展應該何去何從?目前,國內不少珠寶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創新變革。謝瑞麟從産品設計入手,吸納中檔和年輕消費者,併發展電商業務。2015年3月至8月的上半財年,謝瑞麟來自電商業務的銷售增長超過60%,遠遠跑贏實體店舖;而擁有黃金飾品、鉑金飾品與鑲嵌飾品三大産品生産線的明牌珠寶去年12月底公佈了募資計劃,用於公司成立的“網際網路+”綜合平臺項目,包括珠寶O2O平臺、珠寶跨境電商平臺、珠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大數據中心等4個子項目;此外,一部分具有資本優勢的珠寶企業已經開始實施供應端轉型,如金一文化聯合瀋陽機床、大數據企業打造珠寶夢工廠,通過智慧製造的方式重構傳統黃金珠寶製造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