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堅信中國經濟 不是“紙糊的”
- 發佈時間:2016-02-16 00:31: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法國大報《回聲報》日前報道説,中國經濟“不會像紙糊的房子一樣坍塌”,其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洋溢於字裏行間。
梳理今年以來的法國輿論可以推斷,《回聲報》的聲音儼然是法國社會當前評價中國經濟的主流基調。法國各界注意到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多重困難,但普遍認為沒必要對中國經濟過於擔心。主流媒體和經濟學家紛紛呼籲,不應誇大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法國和歐洲要及時把握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新機遇。
法國為何堅信中國經濟不是“紙糊的”?理由主要有三:
第一,中國實體經濟基礎較穩固,市場擔憂情緒過度。法國銷量第一的《費加羅報》1月在多篇分析報道中説:“中國經濟確實在剎車,但並不是急剎車……大多數經濟學家更傾向於認為中國經濟是穩定的。”《回聲報》1月5日發表社論稱, 西方應習慣中國經濟出現暫時性的困難,不應沉浸在對中國經濟前景絕對悲觀的情緒之中。
第二,中國政府有足夠的工具管控“系統性風險”。比如,對於各方廣泛關注的中國樓市,《費加羅報》就認為,中國戶籍改革政策實施後,隨著數百萬農村家庭涌入中小城市,中國樓市的風險將會減小。法國信用保險巨頭科法斯集團經濟學家沙爾利·卡蕾説:“我們認為,中國政府能夠及時行動,並能夠在必要情況下,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科法斯至今給中國的信用評級仍是較高的A4級,這一評級意味著中國經濟“風險可控”。
第三,中國經濟轉型穩步推進,經濟結構逐步合理化。《費加羅報》報道稱,中國2015年的電影票房增長約50%,中國遊客2015年的支出達到了2700億美元,中國的服務業産值佔國民生産總值比重已達48.1%,超過工業的42.7%……“這些都説明中國的經濟再平衡在很好地推進。”
沙爾利·卡蕾更是説,對於中國經濟應當全面認識,不應只談風險、不談機遇,真相是,中國經濟絕非漆黑一片。
其實,法國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的種種理由中,最為關鍵的是,中國經濟“減速換擋”非但沒有讓法國人感受到“寒潮”,反而切實體會到珍貴的經濟“暖風”。法國一家知名投資基金會的董事長哈維爾·馬林説,儘管中國經濟放緩,但他領導的基金對於投資中國卻越來越重視,他由衷地感受到中國市場的機遇在增加。
哈維爾·馬林甚至在《回聲報》的專欄文章中疾呼,中國迅速增長的對外直接投資正在為歐洲企業家帶來不容忽視的資金來源,中國投資者們也正在向參與決策的積極投資者轉變,為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越來越多的機會。
中國日益興起的環保、文化、旅遊等産業,更已成為法國輿論關注的“香餑餑”。去年,法國媒體就多次報道稱,法國企業“瞄準中國垃圾桶中的商機”、“法國中小企業搶灘中國綠色市場”;《回聲報》今年初甚至發表整版報道,專門報道中國的電影市場。要知道,據法國電影協會統計,中國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法國電影的第一大國際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中法經貿的傳統紐帶之一——貿易也取得豐碩成就。法國政府2月初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法國對華出口增長11.3%,法國外交部負責外貿業務的國務秘書馬蒂亞斯·費克説,中國對法國2015年外貿起到積極拉動作用。那些對於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法國經濟復蘇的擔憂,在事實面前也自然煙消雲散。
不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便是法國乃至歐洲相當一部分人士對於中國經濟現狀的認知。相信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深入開展,中國經濟的廣闊前景將進一步撥雲見日,這種認知將會得到日益廣泛的認同,“唱衰中國論”再也唱不下去將是遲早的事。(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