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外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 中國依舊意味著機遇

  • 發佈時間:2016-02-06 07:20:1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新的一年,世界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一些外國投機者甚至“唱衰”中國經濟,認為中國會拖累世界經濟。與這些“唱衰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國企業仍舊看好中國經濟前景,認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和消費市場的擴大,中國對於外國企業來説意味著更多機遇,中國仍是世界經濟關鍵驅動力。

  中國依舊意味著機遇

  匯豐控股集團主席范智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對世界經濟來説將是一個困難之年,但對中國來説,情況另當別論。他説,在新的一年,中國的經濟當然不會輕鬆,下行壓力會增大,但中國經濟“肯定不會硬著陸”,更不會崩潰。中國出臺“十三五”規劃,為經濟發展勾勒出了宏偉的藍圖,中國經濟正沿著正確道路前進,未來是光明和充滿希望的。

  總部設在義大利米蘭的裕信銀行分析師埃裏克尼爾斯認為,對中國經濟的擔憂被誇大了。“中國的實體經濟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至少短期看沒問題。最近一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活動正在穩定甚至好轉。”他説,去年11月德國的工廠訂單出乎意料地增加,如果中國經濟有問題,德國企業不可能有如此亮麗的成績單。德國大型傢具商Garant Moebel首席執行官漢佩爾也表示,中國人收入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購買消費品。“2015年我們在中國的銷售額在增長,我預計2016年也會如此。”

  南韓電商平臺cafe24公司總經理李在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中國經濟減速有些過於擔憂了。縱觀人類歷史,還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在短短數十年間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中國外匯儲備充足,政府對市場調控能力較強,因此某些所謂的擔憂並沒有什麼意義。對於中國經濟的走向,李在碩充滿信心。在他看來,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未來的發展力量同樣不容小覷。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教授李遠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30多年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一個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隨著經濟總量的變大,增速有所放緩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雖然增速放緩了,但支援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都還在。不僅還在,有些還變得更好了。”首先,中國政府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仍然十分堅定,市場經濟制度和以前相比更加完善了,法治水準大幅提高了;其次,中國的資金、人力資本、科技實力和基礎設施水準都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創新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再次,中國人非常勤勞、刻苦、重視教育,並樂於向外界學習。“只要這些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還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就還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

  創新和消費成為新動力

  美國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通用汽車及其合資企業2015年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創造了新紀錄,達到361萬輛,比2014年增長了5.2%。中國是通用汽車最大的市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得以擴大。“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們估計中國汽車市場每年增長3%至5%,也就是説每年平均增加100萬輛。”錢惠康説。

  法國家樂福集團總裁喬治普拉薩對本報記者表示,家樂福1995年在北京開張第一家超市,是中國市場的先驅。“我們極為重視中國這一大有前途的市場,努力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的演變,繼續朝超市小型化、發展網購、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的商品等方向努力。”

  中國是德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僅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的30家大型德國企業,在中國一年的銷售額就高達1310億歐元。“中國經濟增速放慢不會沒有苦痛,但增長潛力依舊巨大。”德國工商大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亞歷山德拉福斯説,中國的經濟轉型給德國企業提供了很多商機。服務業和技術創新將成為發展重點,而德國企業在這方面獨具優勢。

  南非創新公司“草根”網路公司共同創始人盧克喬丹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對中國經濟前景非常樂觀,“特別是從中長時期來看,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他表示,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和收入水準快速提高,這帶來了消費需求,將推動中國經濟向消費驅動轉型。“因此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無疑是樂觀的。”

  喬丹認為,中國創新企業表現出非常高的活躍度,這將為下一步的經濟增長提供旺盛動力。“人們需要意識到,‘中國製造’不再是廉價産品,中國品牌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在提高。”喬丹表示,中國創新能力更強,消費動力更足,經濟增長的品質更高了。“我認識許多中國公司,他們擁有非常強的創新能力,許多概念和應用都非常先進,借助於龐大的中國市場快速擴張。可以説,中國消費市場崛起,正是創新肥沃的土壤。”

  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福伊特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哈德説,中國經濟正向更可持續方向轉型,這對德國企業意味著機遇,尤其是在高品質産品、環境和資源友好型生産技術方面。他表示,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認為,2016年亞洲仍舊是德國企業業務最重要的增長地區,中國處在中心位置。

  市場和對外投資潛力大

  中國是泰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十幾年前,中國企業在泰國以短期投資及進出口貿易為主;近年來,更多的中國企業致力於長線投資,將泰國作為生産基地,並以此為跳板,滲透到東盟及歐美市場。這些投資不僅為當地帶來不少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給當地帶來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優化了本地經濟結構,提高了競爭力。”

  蔡偉才表示,泰國政府正努力將泰國打造成為世界橡膠輪胎中心,不少中國輪胎廠積極響應號召,紛紛來泰國設廠生産世界級輪胎。正是這些中資企業的投資熱情為泰國相關行業帶來生機,對泰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這是一個典型例子,其他行業亦是如此,如光伏及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産業的投資為本地相關産業的蓬勃發展帶來積極推動力。

  俄羅斯外經銀行第一副行長弗拉德科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為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的復蘇作出了諸多貢獻,中國金融機構在投資海外工程項目上也取得了越來越多成果。外經銀行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從2005年到2014年期間共從中國吸引了1070億美元投資,用於支援基礎設施建設和原料深加工等對俄羅斯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這些成果不僅能為兩國經濟發展帶來利好,對世界經濟也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巴西肉類企業來説,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今年1月,巴西雞肉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14%,中國對此具有重要貢獻。“從食品進出口角度來説,毫無疑問,包括巴西在內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是中國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該地區的大部分國家都是農業出口國,能夠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食品需求。”德勤巴西公司中國組共同負責人李穎瑜説。

  李在碩表示,中國進行經濟調整,進一步擴大內需市場,積極出臺各項政策,尤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極為顯著。這為南韓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和機會,越來越多的南韓企業對中國經濟和市場抱有期待。(記者 黃培昭、管克江、陳尚文、王如君、李永群、李志偉、俞懿春、曲頌、侯露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