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精準扶貧助貧困老鄉過上“希望之年”

  • 發佈時間:2016-02-15 09:15: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貴陽2月15日電(記者郟亦真)磚瓦房、新鮮豬肉、米、食用油……尋常人家歡度春節的標準配置,但對於貴州省部分貧困戶而言,卻意味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一年,精準扶貧是各地扶貧工作的關鍵詞之一。新春佳節,在全國貧困面最大、貧困人數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貴州,貧困戶們是否因精準扶貧政策的影響,過上了不一樣的新年?春節前夕,記者對一些精準扶貧戶進行了採訪。

  開陽縣田衝村貧困戶楊成夫妻倆正忙著切分剛宰殺的一頭年豬。新砌的水泥磚房中雖然只添置了簡單的傢具,但對於楊成一家來説,已意味著巨大的改變。

  去年8月記者初次走訪楊成家時,他們一家三口衣衫襤褸,仍然擠住在人畜混居的小屋中。在開陽縣企業結對幫扶和危房改造項目的支援下,楊成家的新房于9月完工。此外,一家人還得到了當地精準扶貧養殖項目的支援,免費得到了4頭豬仔飼養。

  年關將至,豬仔長大,楊成將其中一頭出售,收入近2000元,另一頭當做年豬宰殺,加上田衝村扶貧慰問的大米、食用油,一家人搬離破屋,置齊了年貨,第一次過上了不一樣的新年。

  在修文縣折溪村,貧困戶路榮進正抓緊改造自家的獼猴桃基地。路榮進回憶説,他以前在外打工多年,2012年回到家鄉,正趕上當地發展獼猴桃産業的熱潮。

  憑藉貧困戶5萬元的無息貸款和30元一棵樹的種植補貼,路榮進家的20來畝獼猴桃2015年開始挂果。由於果品好,僅獼猴桃採摘體驗這一項,路榮進家的果品一週售罄,收入2萬元,第一次迎來手上有些余錢的新年。他打算給自家獼猴桃基地拉通水電設施,今年把産業發展得更好。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頭攢不下多少錢,現在收入是以前打工的好幾倍,還能照顧好老人孩子。”路榮進説,以後産量穩定了,一畝賺上萬元沒問題。

  在修文縣海拔1380米的高坪村,貧困戶陳方軍一家正給新買的4頭小牛添食加水。當地的精準扶貧補助資金,讓一家人養牛脫貧的願望變為現實。陳方軍説,過去雖然很想做大規模,卻苦於沒有資金整修牛圈,2015年3月,當地每戶補助的1萬元養牛資金和2萬元基礎設施費用,讓這個想法變為現實。

  2016年春節前,陳方軍賣掉長成的4頭肉牛,凈賺3萬多元。一家人除了購置年貨,還添了4頭小牛。“現在牛圈修寬了,養10到15頭不是問題。”新的一年,陳方軍躍躍欲試,做好了繼續擴大規模的打算。

  近年來,貴州省採取建檔立卡、“萬企幫萬村”、設立專項扶助資金、駐村幹部“因村派人”等多種方式,確保扶貧對象、項目和資金等精準到位,多地的養殖、種植等扶貧項目初見成效。精準扶貧的影響,不僅在於物質,更提振了貧困戶們脫貧致富的精神和幹勁。新的一年對這些貧困戶而言,或許更是物質和精神“雙脫貧”的希望之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