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客家文化展新顏

  • 發佈時間:2016-02-08 09:29:3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鐘欣

  2月6日一大早,黃志良就來到他家的老宅——廣東省深圳市有名的客家圍樓“龍田世居”,登著長長的梯子貼春聯。

  今天的深圳一掃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久違的陽光格外燦爛,令這座始建於清朝道光十七年的客家圍樓充滿盎然春意。位於坪山新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的黃氏龍田世居,是深圳市龍崗區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圍樓民居之一,是坑梓黃氏鄉親最古老的居住和祭祀場所。

  這座佔地5000平方米的客家圍樓三面環水,另一面則是高大的圍墻。龍田世居黃氏家族第十二世後裔黃志良告訴記者,這個半圓形的河岸與外墻構成“龜背”狀圖案,為各地圍屋所少見。

  作為坑梓街道龍田社區田段心居民小組的負責人,黃志良同時也是深圳市坪山新區龍田世居保護髮展合作協會理事長。一邊打掃著圍樓核心區的祠堂,他一邊介紹説:“我們的世祖從梅縣(今梅州市)遷來這裡,1837年建起這座圍樓,黃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圍屋內居住的人口最多時有160多人,如今其中的一部分人已搬進周圍的樓房,還有20多戶人家旅居海外。春節時大家會到這裡的祠堂來祭祀先祖。”

  此時,黎新環正戴著斗笠,在龍田世居前院的菜地上拔蘿蔔,她的丈夫和兒子正在老屋門口貼對聯、換門神。她拔出一個新鮮的白蘿蔔送給記者,因為蘿蔔諧音“落福”,是過年時大家很喜歡的蔬菜。“我1990年嫁過來,在這圍樓裏一直生活到1994年。以前,我們一個大家族都住在這圍樓裏,院子裏種菜養雞,水塘裏養魚。”她對記者説。

  現在,黎新環一家3口住在圍樓旁邊的4層樓房裏。已經拔了很多白蘿蔔和胡蘿蔔,黎新環還要摘一些新鮮的芹菜。她説:“今天我要多準備一些菜,因為我的小叔子一家明天要從寶安過來。他們每年除夕都會到這裡,我們過年都要到圍樓祠堂祭祖。我們村從除夕到初一、初二要祭祖3天,別的村祭祖一般都是兩天。”雖然深圳市早已完成了村改居,但昔日的村民們還是習慣“村”這個稱謂。

  “龍門得意登春榜,鳳詔新頒建立田。”黃志良把嶄新的大幅春聯貼在龍田世居的高大正門上。如今的龍田世居早已是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雖因年久失修,有些墻面已脫落,一些古舊的牌匾和字畫浮雕亦需要維護整修,但黃氏家族對龍田世居的未來充滿期待。

  黃志良告訴記者,今年,政府已經給龍田世居撥付了2800萬元修繕資金。田段心居民小組已向今年的深圳市“兩會”提議,希望政府與居民、業主制定新規劃,並通過公正公開的方式引入社會資金,打造“龍田新圍——深圳一帶一路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今年的一號文件我已經看到了,提到要依託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我們這個客家村就是想讓深圳的客家文化發揚光大,保護好這座圍樓,對得起祖先。”他説。

  春暖花開,圍樓裏的老住戶、65歲的黃桂容已經釀好了傳統的客家黃酒,做好了客家豆瓣醬,等待著在香港的親屬們歸來團聚,一起在大年初一清晨到龍田世居的祠堂敬拜祖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