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村委會裏的歡聲笑語

  • 發佈時間:2016-02-08 09:29:3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湖北日報記者姜月波張歐亞

  “連片耕種寫進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這對我們村脫貧致富更有希望了!”2月7日,春節前一天上午9點,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村村委會裏傳來陣陣歡聲笑語,這裡正在舉行一場新春茶話會,村民代表們與縣、鎮相關負責人坐在一起暢談開春後的扶貧攻堅大計。

  老山村是鎮裏僅存的兩個貧困村之一,主要是水源灌溉條件差和交通設施不便等原因而致貧。拾回橋鎮黨委書記王文介紹説,前幾年大旱,省委書記李鴻忠在這裡調研指導抗旱工作,與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想辦法,戰旱魔。

  近兩年來,老山村按照全縣統一部署,抓住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機遇,以村民小組內農戶之間流轉經營權、調整承包地塊等方式,推進“按戶連片耕種”,使大部分農戶耕種的土地連片且“不插花”,讓農民種田不用東奔西跑,灌溉起來也方便很多。69歲的老黨員陳康權説,以前他家的9畝田非常分散,灌水太麻煩,連片耕種後省力多了,他還想多種幾年。

  田好種了,還需要技術。68歲的4組農戶卻運明説,老年人種田用老辦法,單打獨鬥慣了,以前地裏有點增産還抵不過農資漲價的幅度,加入合作社後就不一樣了,既可以不用操心把田全部交給合作社年底拿分紅,也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平價農資和技術指導。

  村民們説的合作社,就是去年初在村委會一班人的牽頭下成立的老山村路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原始股東5組農戶解有明種了50畝田,他深有感觸地説,去年糧食、油菜行情都不好,很多農民都是豐産不豐收。但村裏推開了連片耕種,勞動力成本下降。加入合作社後,在農資這一塊又節省了不少。合作社帶著大家種植再生稻,技術到位,效益客觀,還有年底的分紅,他的總成績單是比上個年度還增收1萬多元。

  集中連片耕種與合作社發展在一起的效果最好。老山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陳學新説,跟著合作社種田,種的越多賺的越多,合作社利潤全部分紅。現在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還有239戶,有勞動能力加入合作社可以優先安排活幹,沒有勞動能力的把田交給合作社種拿分紅。今年計劃上育秧工廠、秸稈打捆機、糧食代儲、有機蔬菜等項目。

  不知不覺聊到10點,沙洋縣委書記揭建平專門抽出時間趕到老山村給大家拜年。揭建平説,雖然沙洋是魚米之鄉,由於種種原因,精準識別後,目前全縣仍有38個貧困村和14669戶47684人未脫貧。但貧困是暫時的,人窮志不窮,靠著勤勞致富的典型在沙洋縣舉不勝舉,全縣都要大力營造不等不靠、奮發圖強、勤勞致富、快奔小康的濃厚氛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員幹部在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山村在路翔合作社建起了黨支部。合作社黨支部委員許明才説,看著黨員帶頭加入合作社,本來持觀望態度的群眾也都紛紛加入,現在農村條件好了,通村有水泥路,通組有石子路,在家種田也不完全比在外務工的差,合作社新加入了幾個回鄉種田的年輕人也可視情況培養成黨員。

  沙洋縣副縣長楊宏銀説,近年來,沙洋的按戶連片集中耕種、油菜花節、再生稻等三農發展特色項目得到了農業部、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希望大家開春後再接再厲,讓沙洋成果為全省全國農業再做貢獻,堅信老山村來年一定能啃下扶貧攻堅這根硬骨頭。

  11點散會,沙洋農村有中午吃團年飯的習俗,大大小小的鞭炮聲爆竹聲此起彼伏,對來年幸福的憧憬洋溢在每位村民的臉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