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逼出來的“按戶連片耕種”——湖北土地確權“沙洋模式”調查(上)

  • 發佈時間:2015-10-20 08:1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國家鼓勵農民在自願前提下採取“互換並地”等方式解決承包地“分散化”、“細碎化”問題。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抓住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機遇,借鑒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以村民小組內農戶之間流轉經營權、調整承包地塊等方式,整縣推進“按戶連片耕種”,使近九成農戶耕種的土地連片且“不插花”,讓農民種田不用東奔西跑,對解決農村土地“分散化”等問題和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做出了探索。

  “分散種田弊端大,旱澇災害冇得法……連片耕種就是好,田好管來水好調……”今年6月以來,這首《連片耕種頌》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農村地區廣為流傳。

  沙洋縣毛李鎮三坪村從1997年開始謀劃,到2003年整村實現“按戶連片耕種”,戶均只種一片田。2000年左右,沙洋有些村莊在“按戶連片耕種”上進行了自發探索,以三坪村最具代表性。

  2014年,沙洋縣借著啟動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東風,以官垱鎮鄂冢村、馬良鎮童沙村、拾回橋鎮馬新村等3個不同類型村為試點,推行確權帶連片,均取得90%以上的高連片率。2015年4月,荊門市委書記別必雄在沙洋試點總結上批示:請各縣市區認真學習借鑒沙洋縣的經驗。副市長鄭中華要求,要通過土地確權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完善“按戶連片耕種”經驗。

  “今年5月28日,‘按戶連片耕種’做法開始在全縣推廣,截至9月30日,全縣連片面積84.14萬畝,總體連片率已達89.53%。”沙洋縣委書記揭建平告訴記者,結果超出預期,這與農民群眾和幹部的真心擁護和共同努力分不開。

  沙洋縣副縣長楊宏銀多次到三坪村調研,他認為,從三坪村推行“按戶連片耕種”後的十多年實踐來看,農戶種田勞動強度降低,水電路可均衡佈局,生産成本下降,效率大幅提升,社會和諧穩定,土地糾紛陳情零記錄。開啟這項工作的時任三坪村村支書杜龍兵深有體會:“按戶連片耕種”有利於村民的生産生活。

  每戶承包經營地塊過於分散,帶來諸多問題與不便

  三坪村位於江漢平原西北和荊山余脈東南的山崗丘陵過渡地帶,全村6個村民小組、230戶、1009人,耕地面積2070畝,塘堰500畝,荒山600畝,每人平均2畝多耕地,以水稻-油菜/小麥種植為主,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如今真正在家務農的勞動力已不足200人。

  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實行以來,三坪村和全國大多數村一樣,根據“距離遠近、土質肥瘦、水源好壞”搭配,將土地平均分到各承包戶,一家農戶耕種十多塊零散田的現象比較普遍。

  今年62歲的三坪村一組村民肖家新説,2002年以前他家2個勞力種了9畝多田,分散在26塊,“東南西北”都有,僅從夏收到插完中稻就要幹一個月,為了給一塊不到3分地的田塊放水,要用板車把5卷塑膠管和3卷電線拖過去,“放棄吧,捨不得,但耕種起來太費神,勞力完全被拴在土地上。”

  今年40歲的5組村民肖輝祿初中畢業後就在家務農,他説當時他家的田“最好、最差、最遠”,四面八方“肥瘦”都搭配了一點,種田要把全組跑遍。

  “那時我還有勁,如果現在再種小塊田就跑不動了。”今年69歲的村民雷清河回憶説,他家有塊地面積不到9分,離家1里多路,沒路機械進不去,收穫的時候,他跟老伴兩人又割又捆又挑共57捆稻草,“腿跑斷腰壓彎,要幹一天一夜直到‘東方紅’才能收完這塊田。”

  “三坪村處在4個鄉鎮邊角交界,地理位置偏遠,國家項目從未光顧,農業生産尤其是灌溉條件非常差,2002年“按戶連片耕種”以前正常年景都有近300畝絕收或減産。”杜龍兵説,村裏曾靠荊門漳河水庫三幹渠放水,灌溉時花錢買水,全村勞力不分晝夜要守候在10公里的渠道上,怕中途被別村截走水源,由於水渠年久失修漏水,能有一半押回就不錯,水到村後也是紛爭不斷,各組各戶都想爭先放水,矛盾時有發生,村幹部太難當。

  遠水終究解不了近渴。1994年後三幹渠已無水供三坪村下游,只有靠毛李鎮郭山泵站三級提水,大旱年僅水費(共同生産費)高達畝平360元以上,當時還有其他稅費,農民苦不堪言,青壯勞力紛紛背井離鄉外出務工。

  當村裏大部分農戶家中只有一兩個50歲以上勞動力種田時,農閒時尚可勉強應付,農忙時則勞力更顯不足,撂荒現象逐年突出。

  爭論不斷,五年開會上百次討論方案

  我國農村土地第一輪承包期滿後啟動二輪承包,至2027年三十年不變。土地“按戶連片耕種”涉及經營面積、界限、區位等,程式繁瑣,二輪承包後農民“分散化、碎片化”種田基本沒變。

  二輪承包時,三坪村有村民提出,希望村裏組織出錢出力,通過整修和開挖堰塘、打機井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農田灌溉問題。當時不同農戶的田混在一片,要建成新的基礎設施並形成農民自發管長遠的機制,需要改變耕地分散的現狀,必須搶抓一輪承包結束二輪承包開始這個歷史性的時間節點,因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調地國家政策是允許的,如果二輪承包確定後再調整土地則與國家農地政策相違背。何去何從,在當時就爭論不斷。

  村民們對“按戶連片耕種”的呼聲越來越高,杜龍兵看在眼裏。1962年出生的杜龍兵25歲就開始當村幹部,1995年任村支書,年輕力壯想幹事,他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時間節點。三坪村是幸運的,因為國家在二輪承包時自1998年至2003年給了二輪承包5年的完善期,三坪村得以在完全符合國家政策並有充裕的時間從容啟動並完善了“按戶連片耕種”。杜龍兵帶著村幹部挨家挨戶徵求意見,通知到包括外出務工的每一戶村民。

  1998年冬至2000年,三坪村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到本縣已先啟動“按戶連片耕種”的官垱鎮雙冢村、後港鎮安坪村等地學習取經。到2002年,三坪村先後因“按戶連片耕種”工作,組織村組幹部、黨員、村民代表、普通村民參加的討論會議百次以上,有時候為一塊地、一塊堰塘劃到哪一片就要開幾次會,以組為單位因地制宜落實“按戶連片耕種”方案,收集關於面積劃分、水源灌溉等意見1000多條。

  按討論結果,三坪村首先統一平均分配宅基地和菜園自留地,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多退少補,調整到位。

  “難度相當大,回想起當時碰到的阻力,做了大量工作,現在想起都怕。”三坪村時任治保主任肖雲回憶,有的宅基地還涉及到百年祖業,為了公平劃片,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處理好。

  再是整修機耕道。按規劃全村要在原有0.34米的田埂上,左右各拓寬約1.5米,修出3米多寬機耕道。“有一些老人出來反對,説路修寬了,佔田多,1米多點能走板車就行。”杜龍兵回憶説,“他們想法是好的,不想浪費一點耕地。”跟村民做工作在注意方法的基礎上還要帶著感情,後來是每家每戶都出勞動力當義務工,修成了總長2萬多米的機耕道59條。“按戶連片耕種”後的這十幾年裏,村民又自發修了不少機耕道。

  就這樣在1997—2002年的時間裏,村裏陸陸續續集中力量解決宅基地、菜園地、用水用電等公用設施建設問題。2002年全村農機不超過10台,如今已有500多臺,全村基本不用“彎腰”插秧。預先留出的機耕道為成功“按戶連片耕種”、適合機械化作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兩次“抓鬮”加上自願調整,確定“按戶連片耕種”地塊

  2002年秋收過後,三坪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以小組為單位,各組織8—10名代表,用2班人、2根尺同時開始丈量土地工作,並組織“抓鬮”分片。對責任田按“土質好壞、中稻産量高低、水源灌溉便利、離村灣遠近”等條件折算了面積,塘堰隨耕地劃入片區,給每塊土地編號,印發給所有農戶一戶一冊,不漏一戶簽字同意認可。

  耕地基本上按三等九級,各方麵條件都較好的,以800平方米算1塊田;條件都不好的,1200平方米算1塊;條件一般的1000平方米算一塊。70%的田都是按一般條件算,每小片田約10多畝耕地。

  以1組為例,根據全組群眾事先討論,1組的340畝耕地劃為4個大片區,保證每片區有塘,第1大片區有8小片田、第2大片區6小片田……為避免將來人數有增有減變化大,考慮到“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國家政策,村民們認為以戶為單位“抓鬮”更公平。2002年1組戶口在村的共32戶,抓32個鬮。

  為把可能發生的問題縮到最小範圍,“抓鬮”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抓分片的順序,有1—32個數字,按事前約定,如果抓到數字1—8號則分在第1大片區,抓到9—13號分在第2大片區,依此類推。第二次抓分田的順序,是在各大片區內進行,抓到各自數字則分到相對應的小片田塊。

  各戶主抓到田塊後,可在當天根據田塊離自家遠近等因素私下進行互換,然後簽字確認,登記上冊,報農村經管部門備案,核發證件,確權到戶。

  “按戶連片耕種”儘量體現公平,有農戶家以前地少的,現在平均後,地多了,這部分家庭沒意見。有的家庭以前地多的,現在地少了,或者位置相對不太好了,這些都得做工作。“讓群眾都同意,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有本著為大多數人謀利的心態把事情做好。”杜龍兵説,連片後,節省了勞力,方便了耕作,矛盾糾紛減少了,有的農戶也許比以前稍少點田,但人輕鬆自由了,收入途徑增加了,僅從購房看,現在全村230戶,有150戶在荊門市區、沙洋縣城買了房。

  “連片後26塊田調成1片田,跟周邊幾戶合夥打了機井,堰塘管理也更主動,抗旱再也不需要那麼多電線和水管了,機械化生産威力大著呢。”村民肖家新説,現在老伴不再下田,他家1個勞力,還流轉了弟弟家的田,種20多畝,自家所有農活半個月幹完,農忙時中午還可休息2小時,家裏現有2台插秧機能幫別人插200多畝田,業餘時間自己還能就近出去打短工“賺外快”。

  60多歲的老農還能相對輕鬆高效來種田,這在沙洋連片耕種地區隨處可見。楊宏銀認為,2015年湖北全省土地確權登記是推行“按戶連片耕種”的重大機遇,但同時也面臨基層幹部存在畏難情緒、人手缺乏等問題。如果“穩”字當頭,完成上級規定的確權頒證這個“規定動作”就可以了,可農村改革,必須“敢”字當頭。沙洋縣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幹部隊伍也具備很強的操作能力,完全可以先行先試。

  擔任多年荊門市委政研室主任的沙洋縣縣長謝繼先認為,三坪村的“按戶連片耕種”歷史性地抓住了二輪土地承包這個時間段,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當前的土地確權探索了經驗。“按戶連片耕種”後,仍需更多外力支援,整合相關涉農項目資金,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