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貨“手”中來

  • 發佈時間:2016-02-07 08:4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南京2月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玨玢) 以前,辦年貨是攢足勁頭、大包小包的在人流中搶購;如今,只要動動手指、打開門來,快遞就能把全世界的貨品送到家。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90後”青年楊晨,今年就體驗了一把網購年貨的便利。從年夜飯桌上的生鮮牛羊肉、早餐喝的進口牛奶,到給爸媽、小侄女買的羊絨衫、羊毛圍巾,楊晨一趟商場沒跑,只在幾大電商設置的年貨賣場裏“貨比三家”就早早下了單,讓快遞把年貨一件件送到府來。

  像楊晨一樣,網上選購、快遞到府送貨,足不出戶地完成整個購物流程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楊晨告訴記者,僅僅四五年前,每逢過年,自己都得和家人坐好幾站公交,到城裏最大的超市完成一次“血拼”。説是“血拼”,因為這實在是一項費時費勁的體力活:“不僅需要花好幾個鐘頭在人山人海中排隊、選購、結賬,碰到人特別多的時候,商場根本來不及補貨,東西買不齊,還得兩次、三次地往店裏跑。”

  現在,這場硝煙瀰漫的搶購戰因電商興起而逐漸消弭。“90後”甚至“00後”青少年裏,誰要是沒有過網購經歷,一準會被“小夥伴”們打趣為“out星人”(意為過時)。加班時到網路超市屯點零食、換季了去網上專賣店淘些打折服飾、“光棍節”守著電腦等待“秒殺”,對很多人來講就像吃飯、工作一樣自然。“幾年前,絕不敢想現在幾乎連超市都不用去。在家點點滑鼠,就能等著快遞把吃的穿的用的全部送到府來。”楊晨説。

  等購物車直接推進家門固然便捷,但也有人選擇堅守傳統,跟不善網購的父母一起實地置辦年貨。南京市民陳婷平時在上海工作,今年過年,她特意請了年假,臘月二十七就回到家中,陪著爸媽去超市採購。在她看來,買年貨不僅僅是圖方便省事兒,專門抽出時間來全家出動、大包小包的往家裏搬,這個過程本身就凝聚著濃濃的年味兒。

  “年代不一樣了,越來越多新的購物方式和年俗也流行開來。對我們年輕人來講,網上買個年貨、過年搶搶紅包早就不是問題,但對還搞不懂這些的父母來講,如果都是你買你的網購、他去他的商場,過年的氛圍就會淡去不少。”陳婷説,現在智慧手機和網購軟體越來越普及,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方便的同時也教父母一起“趕時髦”,讓他們也分享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

  這次過年回家,陳婷幫爸媽下載好了網購APP,一步步教他們上網搜索、挑選、付款。“現在我們買回來的東西,爸媽都已經等不及要去網上‘比價’了。發現有一些線上商店過年打折,他們還挑了好多日用品,説一過了年就去下一單,嘗嘗網購的新鮮。”陳婷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