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好基地就是推動産業融合

  • 發佈時間:2016-02-06 08:34: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房寧

  “我們存的紅薯基本賣完了,60%是通過農事體驗銷售的,這是2015年初沒有想到的收穫。過了年,農事體驗的動靜得大一些。”談起新春的期待,返鄉創業的“80後”——陜西西安市灞橋區樂思蜀紅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胡小黎神采飛揚。

  2008年,為照顧家人,在西安開了多年古玩店的胡小黎回到灞橋老家,打算在婆家5畝旱地上做文章。她沒務過農,只聽人説“紅薯是個懶莊稼”,就想著從種紅薯著手。一扎進種紅薯這件事,她才知道“懶不得”。

  “農業跟開店不同,每年都要面對新情況。”胡小黎説,選品種幾經波折,從河南平原引進的品種在黃土垣上“水土不服”,第二年推倒重來;成立了合作社,為流轉土地跟農戶“磨破了嘴皮子”;推廣新技術,讓“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戶改變舊觀念、舊習慣,得講究策略……品種、土地、技術問題解決了,還得跑市場。

  為此,他們跑過批發市場、酒店、超市,開過6家直營店。折騰了三四年,她慢慢悟到:“全産業鏈得一個團隊來做,在銷售上同質化競爭又太厲害,而我們的優勢就是基地,得把基地做成品牌。”她關掉了直營店,把銷售轉給流通企業做,自己一心做基地。

  這幾年,胡小黎種紅薯種出了名堂,12個品種的無公害彩色薯在市場上站穩了腳,“樂思蜀”成了西安市著名商標。她更看重的是,合作社發展了183戶社員、1100多畝土地,成了陜西省百強示範社。“現在周邊自己種紅薯的農戶也開始用覆膜、起高垅這些技術了,有些農民都主動提出把土地流轉給我們。”

  在一切都看似步入正軌的情況下,市場又在發生深刻變化。“這兩年高端市場不景氣,2015年農産品銷路不好,我們的紅薯也面臨著不好賣的情況。”胡小黎説,基地能提供的不只是農産品,還有農業休閒旅遊。

  2015年下半年,合作社主動與周邊的學校聯繫,小規模組織農事體驗活動。挖紅薯、擠羊奶、吃農家飯等受到體驗者的歡迎,活動規模從一次幾十人擴大到300多人,一個收穫季就接待了五六千人次。

  農事體驗的嘗試令胡小黎喜出望外,紅薯不愁賣了,原本地頭價6毛多錢一斤,而被遊客挖出帶走的身價漲到5塊多,而且二次購買紅薯的多了起來。胡小黎説,合作社2015年創下的400多萬元銷售額中,農事體驗功不可沒。遊客還帶來了餐飲、購買土特産等附帶消費,周邊農民的收入也跟著增加了。

  “咱把基地做好,就是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前不久,合作社門口又多了一塊“六産並舉實踐實驗基地”的牌子。胡小黎説,過了年,新招聘的大學生就陸續到位了,他們打算把農事體驗的主活動場再整一下,接待工作得細化,微信和網站也要更新。合作社在種植環節也準備根據農事體驗的要求進行調整,“賣産品的時候追求商品薯外形整齊、漂亮,而遊客希望能挖出形狀多樣、奇特的紅薯,我們得有針對性地改變,把農事體驗做到新高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